任丁丁的奇妙冒險:好萊塢傳奇狗明星Rin Tin Tin
今天早上我躺在浴缸裡想著,要是我也有一條像任丁丁那樣的狗該有多好。我也會給牠取名任丁丁,我會帶牠一起上學......。
——1942年6月14日,星期日,《安妮日記》。
剛滿13歲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得到了做為生日禮物的日記本,開始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6月14日這天是安妮的生日派對,當日下午她與家人朋友們一起欣賞了「任丁丁」(Rin Tin Tin)的電影——由一條德國牧羊犬主演的美國片,從20年代開始風靡歐美。
實際上,當安妮看到任丁丁電影的時候,這隻狗明星的本尊早已經逝世十幾年了。任丁丁出生於1918年,正式踏入電影業是1922年的時候,從此任丁丁席捲了20年代,雖然牠不是最早的電影狗明星,但事業成就在當時也算得上破天荒了:1929年第一屆奧斯卡的男演員入圍名單中,本來還有任丁丁的名字,但基於獎項仍以「頒發給人類」的原則,任丁丁在第二輪投票中除名,無緣角逐奧斯卡影帝。
但一介牧羊犬,是如何闖入好萊塢的?機緣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參戰的美國大兵李.鄧肯(Lee Duncan),被派往法國一座被德軍轟炸過的軍營殘跡,在執行勘察任務時發現了當中的軍犬養殖場,而且還有一隻母狗與牠的5隻幼犬幸運存活,鄧肯把牠們全部救離之後,將這些狗分送給其他同袍照顧,自己則留下一對幼犬,母的叫娜內特(Nanette)、公的取名為任丁丁。
這兩個名字的典故是源自於一戰期間,法國人常用做護身符的一對幸運娃娃「N?nette et Rintintin」,當時有許多支援前線的美國大兵,會從法國小孩那裡得到這種禮物。而從轟炸中生存下來的任丁丁與娜內特,自然就被鄧肯所屬的135航空中隊視為幸運的象徵。
1919年,戰爭結束後鄧肯帶著一歲大的任丁丁與娜內特返回美國。鄧肯認為任丁丁的體能和毛色都很出眾,想訓練牠參加各種狗展比賽得獎、走運的話說不定未來還可以靠配種後代來賺錢。學會各種跳躍、奔跑美技的任丁丁,剛好被鄧肯的朋友用慢鏡頭的攝影機拍下,看到任丁丁的影像後反倒給鄧肯新的靈感:牠可以去拍電影!
鄧肯腦海裡閃過的其實是另一隻德國牧羊犬「強心」(Strongheart,或音譯「斯壯哈特」),電影史上最早的狗明星。強心只比任丁丁大一歲,原本是德國紅十字會的警犬,3歲時被賣到美國,而後在一些牧羊犬俱樂部的競賽中得獎,英挺的外型與體魄讓牠被電影導演相中,訓練演出電影。
1921年強心的首部作品《沉默的呼喚》(The Silent Call)上映,票房反應熱烈把強心的演藝之路推上高峰,開始接演其他作品的同時,這種狗演員的魅力也在電影界與觀眾之間形成一股熱潮,也就是鄧肯所想的:任丁丁能不能是下一隻強心?
鄧肯在製片廠中找到一次讓任丁丁出道的機會,是1922年華納兄弟出品的《來自地獄之河的男人》(The Man from Hell's River),劇中原本演出的「狼」(真的是狼!)無法依照導演的要求動作,改讓任丁丁來當替身演員,在鄧肯的指揮之下任丁丁準確地完成演出,讓華納兄弟相當滿意;加上牠的外型十分上相,華納兄弟簽下這位明日之星,一年間又接連拍了三部電影,受歡迎的程度似乎不亞於前輩強心。
在無聲的20年代默片時期,任丁丁富有人情味的表演不只風靡美國,也傳播到歐洲、甚至是中國:在上海,牠以「琳丁丁」之名出現在中國觀眾的眼前。任丁丁的演藝生涯從1922年持續到1931年,總共拍了29部電影,牠的戲路多半是走勇敢聰明的忠犬形象,更在多部主演電影如《大雪英雄》(A Hero of the Big Snows)、《孤獨守衛》(The Lone Defender)中,扮演拯救人類的英雄角色。
任丁丁的成功,讓牠的主人兼訓練師鄧肯名利雙收,但有時他自己的薪資可能還更低於這條狗。以任丁丁在1924年的作品《海邊燈塔》(The Lighthouse by the Sea)來說,當時任丁丁的酬勞(是的,牠的薪水獨立計算)是週薪1,000美元,而同時演出該片的人類小威廉柯利爾(William Collier Jr.)只有150美元。
華納兄弟影業更因此大發一筆,許多債務都還是靠著任丁丁這棵搖錢樹還清,這也使影業方對牠更加珍惜,找了好幾隻德國牧羊犬當牠的御用替身演員、連待遇都能比照人類巨星,這樣「擬人化」的形象操作,似乎也變成了華納兄弟的另類宣傳方式。
搭上任丁丁順風車的,還有美國的狗食產業。來自伊利諾州的查普爾兄弟(Chappel Brothers)開了罐頭狗食的先河,他們把戰後大量「過剩」的馬匹製成馬肉出售,為了拓展市場,把腦筋動到狗食上,以「給狗狗均衡營養」的廣告號召,推銷起自家生產的馬肉狗糧罐頭「Ken-L-Ration」(名稱的由來正是軍用口糧)、以及乾糧「Ken-L-Biskit」。起初這種罐頭沒有預期來得熱銷,但查普爾兄弟靠著這門生意站穩美國的狗糧市場,其竅門所在就是任丁丁。
隨著任丁丁的走紅,牠從無聲默片中走入有聲的廣播收音機,20年代興起的廣播媒體也抓住了任丁丁的尾巴,推出以牠為主題的廣播劇。正如同早期各類商家投資廣播的方式,查普爾兄弟看準商機,出錢贊助國家廣播電台NBC的廣播劇《任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Rin Tin Tin),順理成章讓牠代言自家的狗食罐頭。
查普爾兄弟與華納兄弟一樣,事業起飛都靠任丁丁推了一大把。罐頭狗食的成功,也間接促成了查普爾兄弟投入更多資源研究營養狗食開發,自1923年建立的 Ken-L-Ration 品牌,一直延續到90年代,最後雖曾分別易手給桂格麥片和亨式公司,但其品牌形象仍成為了一代人的歷史記憶,特別是他的廣告主題曲:
我的狗比你的跑更快~
我的狗比你的長更壯~
我的狗比你的更棒,因為牠吃 Ken-L-Ration~
當年給任丁丁吃的時候,查普爾兄弟還贏得「冠軍狗糧」的美譽。不過以馬肉為原料,自然也引起愛馬人士的不滿,查普爾兄弟後來因為肉源供不應求,自己另開養馬場專門用做罐頭來源,也引發了後續遭到反對人士縱火抗議的事件,但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世世代代傳下去:跨越時空的一族血脈
任丁丁璀璨的狗生,在1932年8月10日畫下句點。任丁丁最後一部電影是1931年的《雷霆戰士》(The Lightning Warrior)——飾演一條被印地安人傳誦為「雷霆戰士」的英勇神犬。隔年牠在主人鄧肯的家中過世,不過當時鄧肯受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也僅只能幫這位狗界巨星樸素安葬在自家後院。
當時各大媒體都報導了任丁丁的訃聞,彷彿美國人的心中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隨著任丁丁的死而消失一般,而任丁丁的告別,似乎也象徵了無聲默片的終曲。但鄧肯對任丁丁的癡迷依然生機蓬勃,他繼續培育任丁丁的後代,以「任丁丁二世」(Rin Tin Tin Jr.)之姿重新躍上大銀幕,時代也來到了有聲電影的天下。
任丁丁二世從1932年至1939年間總共拍了14部電影,但運氣這一次似乎沒有眷顧牠,演藝成就不如牠的父親,1941年就因為肺炎而去世了,享年8歲。事業的挫敗讓鄧肯感到灰心,一度放棄回到老家的農場,但他沒預料到的是,「任丁丁」這個名字,多少也跟著電影和廣播繼續在大眾記憶中傳承,任丁丁依然還是聰明英勇的忠犬代名詞。
1941年,鄧肯家有了「任丁丁三世」,不久後隨著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鄧肯受邀在加州的軍營裡訓練軍犬,而當時除了廣大募兵之外,美軍也希望增加軍用犬數量、民眾可以「捐狗救國」,而最佳的代言人就是再次請出任丁丁——由牠的孫子來繼承這個形象。任丁丁三世一生拍過唯一的電影,是1947年的《任丁丁重返》(The Return of Rin Tin Tin)。
從一戰在軍營裡幸運存活、到二戰結束,任丁丁的血脈跨越了三個世代,延續了美國影像打造的英雄精神。戰後電視異軍突起,鄧肯也開始嘗試讓「任丁丁四世」走入電視機中,只是無論如何調教,鄧肯始終覺得還是元祖任丁丁的表演最精準到位。到50年代,廣播劇《任丁丁歷險記》變成了電視劇,不過演出任丁丁的並非四世、而是其他狗演員;其實連四世的血統是否純正都啟人疑竇,但這一切已無關緊要,只要任丁丁還為大眾所惦記,就能夠不斷襲名下去。
《任丁丁歷險記》在1959年結束,隔年鄧肯逝世,任丁丁一族的奇妙冒險差不多在此完結。任丁丁的直系血脈,後來據說在德州繼續傳承下來,不過牠們在劇烈變遷的影視環境中,早已不會是領航的旗手了。如今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還是存在,但能達到任丁丁這種榮耀的光景恐怕已不復見。有趣的是,像任丁丁這樣被賦予忠實、聰明、勇氣、甚至具備理性判斷能力的狗英雄形象,依然不斷在大眾文化中出現;當代也有任丁丁故事的改編電影,如《酷狗任丁丁》(Cool Dog - Rintintin a New
York),劇中任丁丁甚至像《名偵探柯南》一樣推理破案、還駕駛交通工具,完全是人類特質的投射。
任丁丁早期的默片多半佚失,有些則還可以透過留存下來的劇本拼湊出歷史記憶。安妮當年在生日派對上看的任丁丁電影,其實就是1924年的《海邊燈塔》,這部片講述守衛燈塔的盲眼老人,遭到壞人欺騙的故事,但這幫惡徒萬萬沒想到,還有一隻忠誠又勇敢的任丁丁,運用牠的智慧擊退壞蛋。
安妮如果真的養了一條像任丁丁的狗,說不定也能助她逃出生天,有不一樣的人生結局吧。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98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