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都對偏鄉教育這麼熱心,
小魯我就來說說我的偏鄉經驗吧!
我是個偏鄉的國小老師,
前前後後待了快五年,
在我們這裡只有國小,
國中是要去外面讀的,
高中職就要住校去了。
全校只有30多人,
每班學生都個位數,
應該夠偏鄉了吧!
偏鄉學生之所以課業表現不如都市學生,
大致來說要歸類於環境因素,
有些人會說是因為資源缺乏。
但根據我的經驗,
教育優先區的經費一向都給得很足,
學校的硬體設備不會缺(除了冷氣),
平常生活中,
沒有筆可以寫字是不可能的,
但沒有果凍筆可以買就會發生,
藍色原子筆是買的到的,
粉藍色原子筆就不可能,
事實上,
就連雞排攤可以買的東西都比較少,
總歸一句,資源是有但就只能滿足基本需求,
多樣性和廣度是差都市一截的。
所以現在都在推動閱讀,
希望可以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學生家中的硬體設備,
也是應有盡有,電視,電腦和網路都不缺的。
但是會不會善加利用又是一回事,
有個線上教學的平台叫做均一,
有時候會針對學生需要補救的地方請他回去觀看與練習,
但他家裡有電腦,也有手機,
不過他就是不會去均一的網站。
他的家庭氛圍就是不注重他的課業,
一個學生所謂的環境,
就是家庭,學校和自己組成。
當學校推得要死要活,
但家庭和學生自己都不想動的時候,
老師會推得很無力。
曾經我的學生考不及格時,
我問過她回家會不會被罵,
她回了我:阿公又不管我。
我只好回說:但我希望你還是要確實訂正弄懂,
你應該可以考得更好一點,下次要再加油。
認真的說,偏鄉有很多學生都是被晾著的,
父母或祖父母忙著賺錢,回到家就喝酒看電視,
然後就睡了,沒有空陪伴孩子,真的差非常多。
在國小端還跟社區緊密在一起,
到國中端就大好大壞很明顯。
一樣的國小,一樣的國中,一樣的高中但不同班,
一個讀政大,一個高中畢業就做工去了。
兩者的差別就在一個是父母帶,一個是祖父母帶。
也不是說隔代教養不好,
而是家長對孩子付出的心力有多少,
某些程度可以反映在課業表現上。
至於偏鄉資源有沒有用在學生身上,
我舉高風險高關懷的家庭來說好了,
裡面有幾個學生是有領取家扶的救助金的,
其中有一個例子是直接給家長,
其他例子則大多直接存入學生郵局存摺了,
直接給家長的那個例子,給了半年之後,
每當需要繳交各種費用時,
家長依然說他沒錢,要等有錢再交。
而我自己學生的例子,
也是要繳錢時,家長都說沒錢,
但家裡前年貸款買了一台新車,
家裡電視大約50吋,
缺錢嗎?我相信是缺的,
但給錢,會不會用在學生身上,
我也是存疑的。
總得來說,
在偏鄉當老師,
有點分不清是老師還是保母了。
學生兩三天沒洗澡,要開替代役宿舍借他洗。
衣服髒兮兮沒換,要準備衣服替換。
鞋子壞了,家長沒錢,還要幫買。
連三天兩夜校外教學的行李都是我指導和幫忙準備的,
5年的偏鄉教師生活,
我只差衛生棉沒買過了,
真的是幸好人數非常少,
不然怎麼忙的過來。
以上就是小魯在偏鄉國小的經驗,
我必須認真說,
在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環境氛圍,
國高中的老師抓學生抓的不夠緊密,
小朋友很容易就歪掉了,
不論是在課業或是品行各方面。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對偏鄉教育多多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