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拇指社交:德國年輕人幾乎不再打電話

作者: AppleMan (蘋果仁)   2018-03-29 00:09:13
1.媒體來源:
德國之聲中文網
2.完整新聞標題:
拇指社交:德國年輕人幾乎不再打電話
3.完整新聞內文:
如今的德國人已經越來越少使用電話了。尤其是年輕人們,幾乎只发文本消息、表情和語
音。專家稱,需警惕「拇指社交」的方式的潛在危害。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德國,無論是街上 、商場裡,還是捷運上,都能看到低頭看手機
的人。他們並不是在打電話,而是用手指飛快地打字。不只是固定電話被人遺忘,在智慧
型手機的諸多功能中,通話功能也已逐漸走向邊緣化。這種現像在17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尤
為顯著。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每天的平均通話時長為8分鐘,而17歲以下人群每日的平
均通話時長則幾乎為零。
固定電話使用量僅為2013年一半
據數據網站Tableau的統計數據表明,固定電話已經淡出社交舞台。德國自2003年以來固
定電話的使用量逐年下降,2017年德國固定電話使用量為1924萬,幾乎為2003年數量的一
半。許多人表示對此十分理解,稱只有在馬上需要得到訊息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通話的方式
。這樣看來,德國的社交習慣正在发生巨大的改變。
表情符號易使情感失真
在社交軟體的表情庫中,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表情包。這些表情符號或可愛或炫酷或搞笑
,人們把這些表情符號发給對发,借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從第一個笑臉符號問世至今,
表情包不斷发展,呈多元化、動態化的趨勢,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然而德國數字媒體
教授、媒體消費類主題書籍作者格拉爾德‧萊姆克(Gerald Lembke)認為,用文字和圖
畫代替語言傳遞情感的效果並不理想,所表達的情緒受阻且有失正常人際溝通的親密感。
專家:依賴文本消息有危害
研究表明,用文本消息交流時產生的誤解遠多於談話中的誤解。此外,在文字訊息的交流
中,青少年無法學到與人溝通的正常方式,這會使他們失去在工作中與人交談或清楚敘述
事情的能力。表情包的出現簡化了交談中觀察對方肢體動作和表情這一步驟。因此,在日
常對話中,一些依賴文本消息的人往往無法從語氣判斷對方的態度。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cHAXjQ
5.備註:
原來不只台灣有這種情形,世界各國也是一樣的。或許這就是科技所帶來不得不然的趨勢
作者: gca00631 (囧)   2018-03-29 00:11:00
簡稱指交
作者: ddddcord (4D繩)   2018-03-29 00:11:00
看成指交
作者: allenatptt (Allen)   2018-03-29 00:13:00
北七喔,古代人也覺得講電話有危害
作者: heavensun   2018-03-29 00:14:00
電話剛發明時 古人感慨年輕人講電話 不當面溝通
作者: klarc (拾月暗)   2018-03-29 00:14:00
台灣也這樣啊 見面尷尬 打電話也是稍微尷尬 打字比較不會
作者: googlemap420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2018-03-29 00:17:00
這也非壞事啦…點出很多對話都是無關緊要廢話不如無腦貼圖來應付
作者: conipop (人間唯一清流)   2018-03-29 01:43:00
射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