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央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法學者傅敏雅:台去中化剩什麼
3.完整新聞內文:
兩岸國族認同這個複雜問題,歐洲專家怎麼看?巴黎第十大學副教授傅敏雅(Samia
Ferhat)近日在北京接受《旺報》提問時指出,「天然獨」並非天然,而是透過教育和口
號塑造,對台灣「去中國化」,她強調台灣用的是中文、漢字,不可能跟中華文化切割,
也直言台語對外國人而言很難學,外國人欣賞台灣的是中華文化,若去中國化做得太過,
很多外國人可能就不會想研究了解台灣,「台灣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去中國化,台灣還剩
下什麼?」
旺報22日報導,巴黎第十大學副教授、法國當代中國大陸研究中心研究員傅敏雅,曾在
台灣學習中文,近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談兩岸青年眼中的歷史與兩岸關係。她在演講
完接受《旺報》提問,對於「天然獨」的說法,她表示,「獨」這個概念一開始是因為民
進黨在黨外時期,要對抗國民黨,對抗掌握政權的外省人,所以說要獨立,想要脫離國民
黨創造出來的政治社會教育制度。但現在民進黨執政,獨立的概念未明,究竟是要改國號
?改憲法?還是什麼?她認為概念模糊,願意這麼做的台灣人也不多。
中華文化本就難以切割
她認為,天然獨可能是「支持民進黨,又比民進黨立場還要激進的一群年輕人」,這群
人比較認同台灣意識、台灣文化,會覺得中華文化不是他們的文化。但她直言,實際上這
些人用的語言文字仍是中文、漢字,不可能簡單跟中華文化切割。
對民進黨「去中國化」,她指出,從陳水扁第二任期就開始推動,她印象深刻當時的考
試院長姚嘉文就曾稱孫中山是外國人,「這種想法我覺得有點過度,我認為台灣的文化就
是中國文化,你不認同中國文化,那你台灣還剩下什麼?」他強調兩種文化不會衝突,反
而可更豐富。
去中 台恐失去更多寶貝
傅敏雅指出,如果台灣去中國化,那要用什麼取代漢字,這也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台語
沒有文字,對外國人而言,要學習非常困難,他直言如果去中國化做得太過,很多外國人
可能就不會想要研究了解台灣,因為會有語言障礙,「其實外國人最欣賞的是中國文化,
如果去掉這個,我們會覺得你(台灣)失去了很多寶貴、文明的東西,何必呢?」(吳靈
芬編)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dnews.com.tw/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4602202
5.備註:
還是外國人旁觀者清 台灣除中國文化後 就什麼也不剩了 只是冢中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