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法律的詐欺,跟一般人心中道德所想的詐欺不同。之前食安風暴就吵過一次這個詐
欺問題了。
重點在於,只要沒有傳遞不實資訊,只是"標示不實",所以台主才死咬著"從沒說可以打"
。他有明確設保夾"1990元",今天去夾的玩到保夾,就代表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跟詐術無
關。告詐欺是很難讓檢察官去起訴的。通常也都勸和解,最多退回保夾的1990元不起訴結
案。
台灣現在對娃娃機這類販賣機,對消費者是沒保障的。按民法第154條第二項前段規定,貨
物標定賣價陳列者,視為要約。一般販賣機會將賣價陳列在販賣機上,買受人依據陳列的
金額投幣後,即為買賣成立,如果事後所得到的資訊並沒有滿足,不管是已讀不回、未讀
未回,或是已讀有回不滿意,這都是「是否有債務不履行」的民事問題。台主是優勢的。
基本跟刑事無關,告詐欺是最笨的。聰明的應該回到民事找消保官,用公平交易法的廣告
不實,至少可罰五萬元以上。
而現在娃娃機是歸經濟部管,應該從要求業者有齊全的基本商品資訊,讓消費者明白遊戲
規則,自己判斷是否參與來著手。但就業者想大玩灰色地帶反彈,經濟部也說那就先觀察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