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之銘言:
: 在廣場政體中所發展出來的、典型的政策論辯,也因此與宮廷政體有很大不同。
: 在廣場上向其他公民申說、並公開接受質詢,需要的是可以接受各種層面公評的說話
: 藝術。在古典希臘時期,即所謂的雄辯術,以及能夠顛倒眾人的詭辯家。但在宮廷政
: 體中,以中國的東周時期為例,到戰國時期發展出的是縱橫家與長短書。縱橫家與詭
: 辯家不同,他遊說的對象是君王,而非群體大眾;在詭辯家那裏,說服性那裏必需求
: 助所有人能夠接受的最大公約數--理性與客觀,但對縱橫家來說,為了取得君主的
: 信任,遊說只是了解君主興趣癖好的方式之一;這種遊說之所以能得寵,並不完全基
: 於客觀理性,君主個人的意向更重要。
稍微補充一下
春秋戰國時期 並非沒有所謂 公共政策的討論
實際上 國人,也就是市民議政,或者一定程度涉入政治的例子並不罕見
以春秋時期為例,就有"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說法
也有弦高智退秦軍的案例
當然春秋末期各強國就往貴族寡頭,軍國主義的方向發展沒錯
但是一直到戰國中後期,尚且還有魯仲連義不帝秦的案例,
所以並不能那麼絕對地說 中國古代就沒有這類傳統
而這個所謂 公眾理性討論的傳統和宮廷政治、帝王術等等 並非沒有重疊的空間
如果對西方政治思想史有認識,那應該也知道馬基維利其思想的複雜性
當然,作為斷點,秦以後,即使還有太學生、士大夫的公眾討論
但也沒有像春秋戰國這樣活潑多變的政治生態了,這點也很有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