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大陸 經濟才有活路
背向大陸,以南向為重,恐事倍功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20000459-260118
2018年05月20日 04:10 中國時報 周慧如/台北報導
蔡政府執政 2年,經濟表現欲振乏力,在野黨為此輪番炮轟,政府大員不甘
示弱,立即列舉生澀的財經數據反擊,欲證明民眾生活比以前還好,但問題
是人民的感受才是真實政績,官員講愈多,愈令基層感到「一個台灣、兩個
世界」的被剝奪感,多家民調顯示,經濟常是民眾最不滿項目之一,顯示兩
年來經濟戰略核心未回應台灣需要,此時不修正更待何時?
台灣經濟戰略核心為何?當然是善用本身條件,全方位延伸台灣市場,賺進
東西南北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但如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詹滿容所說,民進
黨卻「背向大陸,以南向為重」,在失衡的經濟戰略下,政府投注的資源與
獲致的成效,註定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
以內需市場而言,陸客急凍、觀光餐飲旅宿禮品產業皆告衰退,街上空屋愈
來愈多,百業不盛,薪資如何起得來?薪資起不來,又如何留住優秀人才?
蔡政府莫怪大陸祭出「惠台31項措施」挖我人才,如果台灣工作多、發展好
,豈會有青年受吸引,願赴彼岸打拚?
若按馬政府時期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理應還有服貿
與貨貿協議有待實現,那時,根據美歐日等商會調查均顯示,外商來台投資
意願大增,因他們認為從台灣出發,是外商進大陸市場的捷徑。可惜民進黨
執政後,ECFA等後續協商皆束之高閣,台灣投資優勢頓減。更何況,民進黨
不切實際的能源政策,供應國內已顯拮据,外商如何敢放心來台?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曾說,「執政者最不好的事,是自以為手上握有水晶球」
。政治人物自以為什麼都知,什麼都要管,可惜的是,他們的視野僅及短期
政治利益,未能以台灣長遠發展為依歸。蔡政府不願正視大陸市場對台灣的
重要性,也就等於把台灣摒除在13億人口紅利之外,這種封閉心態造就台灣
困境,今日我們所見青年低薪、教授出走、上市櫃企業減資乃至下市等現象
,不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苦果。期望蔡政府以務實眼光看待兩
岸經貿,一通萬通,台灣經濟定會展現新風貌。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