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很多文章已經說明台灣對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價值
舉凡南海開發, 人造島建設, 航權, 都有重大改變可能性
可以想像台灣若是在中國統治下, 產業樣貌會很不一樣
今天國內產業可粗分兩類, 有本事外銷的, 和沒本事外銷的
很多人說那些有本事外銷的一群人,
是已經考慮全球化競爭, 並利用全球化資源的人是既得利益者
一定很希望統一吧, 事實上就因為他們大多已經前往大陸, 統一前後反而差別不大
此時將會出現轉型機會的, 反而是原本沒本事外銷的那一群人
先看台灣很缺本地資源, 一般來說這種國家要很窮的
經濟就只能靠加工, 靠交換, 因此誕生了台積電鴻海, 和匯率控制
此時在國內能擠身進入加工交換風頭的人, 能進入M型化前端
擠不進去的, 就會困擾超時工作回報太低啊,
你看著北歐社會主義大家均富,
卻沒想過挪威在挖到石油前, 是窮到當海盜的漁村經濟
直到挖到石油, 整個富起來, 要怎麼社會主義, 就怎麼社會主義
少了石油, 努力社會主義的結果, 是均貧
簡單以在目前台灣的國際地位看來, 南海開發基本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學生念這一類應用產業, 市場的缺額很少,
你要馬擠身國內少數職缺, 否則就是想辦法出國,
不然就是面臨轉職, 做一個和你所學不這麼相關的工作,
很可能就是在當個國內業務員, 賣個小吃, 或是搞個不上不下的文創
直到出現多元產業與其市場規模, 多元應用與學習志願才可能有意義
幾年前清大還有核工, 你覺得在台灣
大家如果要選填這志願會不會先想出路可能被封殺? 也是相同道理
人造島也能成為很多經濟實驗區選項, 變成觀光, 軍事, 開發石油...皆有可能
出路將會多元
而大陸經濟相較於海島經濟, 絕對會出現磁吸效應, 市場大機會多啊
上述說的是產業可能性, 但落實到個人, 還是回到個人能力
別以為被中國統一你就會富了, 就像最近新聞的女藝人和麵包師傅
不論制度怎麼改, 人與人比還是競爭的結果,
原本排最後的, 底薪調整了還是會排最後, 旁邊的人也會調整啊
頂多是產業多元或許懷才不遇的你能在不同領域中變身拿手擅長有天份脫穎而出
所以你需要關注的是若今天把自己放到中國大陸多元產業環境中,
你能拿到什麼樣的薪資?
台灣很多年輕學子眼前的第一志願已是中國大陸的大學
台灣大學已經越排越後面了, 只剩個別學院獨撐
其實值得高興的, 是那裡有台灣過去的種子
自由的思想在中國也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
一旦你在兩岸生活沒有感到不同,
說真的每天就是上下班, 吃飯睡覺看節目, 假日去玩, 人與人沒什麼真的大不同
再回來看台灣侷限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會發現台灣真的很競爭, 不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 而是產業窄門空缺少的競爭
這一點若台灣被中國統一, 考慮大陸經濟磁吸效應與因應而生的離島產業轉變,
會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