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中國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
「陸版台積電」慘輸!揭燒錢20年的「2大致命傷」
3.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ur.com/GvUS1NH.jpg
大陸半導體龍頭成長龜速,20年來幾乎在原地踏步。(資料照)
中芯居全球第4大專業晶圓代工廠(次於台積電、格羅方德與聯電),也扮演中國半導體的
要角,從2000年成立以來,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賠錢,為何走過近20個年頭,與台積電
技術的差距卻絲毫沒有縮短,反而漸行漸遠?
「晶圓代工是幾個半導體領域當中,技術門檻最高的。」天下雜誌報導,高盛半導體分析
師呂東風曾表示,中芯追趕台積與聯電,追得很辛苦,而且獲利微薄。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的中芯,這些年幾乎在原地踏步,業界估計,至少落後台積電5年以上。
報導指出,中芯被視為中國半導體的樣板企業,營運之路愈走愈艱困,歸結中芯的二大敗
因。
一是,高度競爭,無法靠當地市場扶植。
半導體業產業鏈高度全球化,且具有多數客戶對價格較不敏感的產業特性,卻讓中芯很難
如法炮製。儘管比特大陸為首的挖礦晶片廠商清一色是中國公司,但中芯對挖礦商機「看
得到,吃不到」,訂單全湧到對岸的台積電。
中芯共同執行長梁孟松坦言,28奈米研發時間拖太長,因而錯失市場機會。
其次,被政治結構拖累,難以形成半導體群聚。
大陸因幅員遼闊,產業政策基本上由「中央出政策,地方來執行」。造成各省市爭相投資
半導體廠,結果中芯在相隔千里的上海、北京各有兩座12吋廠,深圳與天津各有座8吋廠。
由於各省公婆一大堆,難以形成中芯的產業聚落,管理也變得複雜,且不同國營背景的股
東,各有各的意見、人馬,演變成內部派系鬥爭,讓中芯受傷慘重。
(中時電子報)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523000017-260410
5.備註:
中時叛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