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22000210-260308
鮮肉不夠看 創造101小姐姐正火
中時
大陸第一個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今年4月21日開播。一些業界人士認為,以女性為主
要消費者的「粉絲經濟」場景內,「男色」才是被消費的主體,但《創造101》的火爆反
駁上述觀點,在「小鮮肉」扛鼎流量的當下,「粉絲」們正急切需要一批能與之對標的「
小姐姐」。
一夜之間,《創造101》成了網綜時代的爆款,從來自457家公司及院校13778名練習生中
選拔出來的101名選手,要經過3個月培訓和比拚,最終勝出的11人將組成全新的女團,正
式出道。
陸娛樂圈難出女團
大陸藝人黃子韜擔任節目發起人兼主持人;台灣樂壇天王、天后羅志祥、Ella等組成的明
星導師團,分別從歌唱、舞蹈等專業領域對101名練習生進行指導。公開數據顯示,前3集
節目在騰訊視頻單一平台的播放量已突破12億大關。
該節目正式上線前,騰訊視頻先推出一支紀錄片《女團》。在紀錄片錄製期間,《女團》
主持人張紹剛到日本看了一場AKB48的演唱會,偶像與「粉絲」互動的氛圍超級熱烈,應
援口號此起彼伏。
「粉絲」中有5、60歲的大叔,也有十幾歲的女學生。演唱會結束後,他們排隊和偶像們
一一擊掌;女團成員保持陽光甜美的笑容,見到激動大哭的「粉絲」還輕聲鼓勵安慰。
被現場氣氛深深打動的張紹剛忍不住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何亞洲的其他地區能做出來女
團,大陸的女團卻一直動靜不大,問題出在哪兒?」
兩岸曾出現女團鼎盛的年代。台灣的S.H.E和香港的Twins最當紅的那些年,大街小巷播放
她們演唱的〈不想長大〉和〈下一站天后〉。當時代浪潮退去,日、韓女團稱霸多年後,
華語歌壇再也沒有成功的女團出現。更有人悲觀判定「2016年是大陸女團卒年」。
打造新女團鼎盛期
才播出3集的《創造101》似乎讓人看到大陸女團掘起的希望。不少參賽女孩已給觀眾留下
深刻印象:來自「極創引力」的Yamy,憑個性化的外表和舞蹈、Rap的超強能力,很快吸
引不少關注。呂小雨曾練過7年雜技,一登場就讓評委驚豔。
基本功紮實的101女孩吳宣儀,雖然在第1集選拔中沒有進入A班,但是在網路上吸引不低
的人氣,作為曾經出道過的成員,突出的唱跳和學習能力,很快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
從某種程度來說,《創造101》展示了一群「別人家的孩子」:長得好、才藝好,還異常
努力。翻轉過去對女團「實力平平、只靠顏值」的認知,代表大陸新一代女團的嶄新面貌
。
20年前,大陸娛樂資源還不甚豐富,追星被視為「不務正業」;10年前,「粉絲經濟」開
始冒頭,但輿論動輒把追星渲染成揮霍無度的「腦殘粉」;時至今日,隨著偶像工業逐漸
成熟,追星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創造101》的火爆引發討論:「是誰在迫切需要本土女團?而被需要的又是怎樣的女團
?」
吸宅男、女粉 不是單選題
不少人認為,女團的消費受眾一定是男性。節目團隊正在試圖打破既定印象。製片人邱越
表示,分析華語圈現象級女團S.H.E,不難發現女生才是主要與核心「粉絲」族群。S.H.E
持續倡導女性要獨立自主的文化,〈Shero〉、〈半糖主義〉等歌曲,強調的也都是女性
的自立。
「女性不應該被消費」也是《創造101》的核心理念之一。這個理念背後是對當下新青年
,尤其是女性群體的深度洞察;偶像通常被認為是「粉絲」的心理投射,「粉絲」將自己
的理念和人生夢想寄託在偶像身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偶像之於「粉絲」更像是某種精神
寄託。
這個時代的年輕女性,受過良好的教育,有體面的工作,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有自己的一方
天地,是「女子力」的最佳代言人。她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就能活得有質量,活得精彩。
《創造101》正想挖掘、培養出代表這種自立精神的女團,展現出新時代女性的正能量「
女子力」。女孩們在逐夢路上流下的每滴汗水,都在閃閃發光,每一次努力、堅持的時刻
都在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