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台清交成理組為大宗
: 光教育經費就整個屌打
: 結果一堆代工業
: 基本的汽車做不好被中國人笑
: 捷克南韓都成功過
: 台灣是理組太廢還是汽車真的不好做?
雖然這是八卦版萬年戰文組理組低層次廢文,
但我們還是來嘗試做一點,比較有新意的切入觀點
台灣的汽車做不好,本質的問題不在理工科,而是在文法商的議題
為什麼這麼說,這件事是要從這樣來看的
台灣在1950-1960年,發跡了非常多的企業,是開始發展市場經濟的第一波浪潮
其中,同時期崛起的台塑石化集團就非常優秀,而裕隆集團就非常廢
這應該不是台灣的化學實力比機械強,不是這種層次的問題
差別在哪,裕隆集團是政治特權、裙帶關係指派發跡的特許事業
台塑集團是從鄉野之間平民崛起,然後才去攀政府關係的本地企業(類似馬雲)
後者是在特別激烈競爭的市場淘汰之中脫穎而出,前者是關係良好的溫室寵兒
隨著台灣的經濟起飛,在國際貿易的壓力中,政府在政策也好,
關稅也好,罩汽車業的程度,遠遠大於罩石化業
另外,同樣是特許行業,汽車業在當年受國家政府影響的「特許管制程度」
也遠大於石化業,石化業的「特許性」比汽車較輕微
最後,作為進口替代政策標榜的兩個企業,眾所皆知,台塑可說不錯成功,
裕隆是眾所皆知徹底失敗
我們今天不討論更深入的法規與制度性問題,只舉例說明,這是非常典型的:
「保護主義愈保護愈失敗;裙帶扶植愈扶植愈不會」
王者這種東西,還是要那種長年在泥巴中大亂戰、大混戰,才能夠真正的產生
政府國家應該扮演的角色,永遠就只是「挑選勝者」
1. 故意製造多方競爭的環境,不能太沒競爭,也不能競爭太過度
2. 當市場激烈鬥爭中,出現贏家,就要對失敗者徹底捨棄,徹底圖利勝出者
那這種愈是基本的原則,愈是容易忘記。
每次看到裕隆,都要提醒反省自己,長年活在溫室之中淒慘的後果。
同時間,我是覺得,台灣對文化產業沒有完整策略的扶植補助,都非常危險。
所以台灣汽車業的興衰,其實是屬於企業管理系 法律系 政治系的工作
這樣戰文組的尼了解了嗎,這個ptt需要更高級的酸民
不要以為法律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