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要說我政問
英九是這個貪官英九
傳說胡二十六歲時,在錢莊工作,與「候補浙江鹽大使」王英九(即王有齡,字英九)結
識,胡雪巖挪用了錢莊的伍佰兩白銀,幫助王英九補官。而後事發,胡雪巖被破門,只好
四處工作,數年後,終於籌款,自行開設錢莊,王英九入仕後,擔任浙江海運局「坐辦」
,於是把收到的公款寄放胡雪巖處,胡雪巖挪用了此筆款項,從事放貸與貿易,而後將原
本公款補齊,交還官府,大發利市。
另說胡雪巖已經積有資本,但他認為應該要活用資金,否則可惜,苦於沒有做大生意的機
會,得知王英九身為官員,卻因為帳務處理,屢屢被上級指為無能,而常去青樓飲酒澆愁
,胡雪巖為了尋找資金出口,就天天在青樓大擺宴席,設法巧遇,與王英九結交,並借錢
給王英九。在咸豐元年(1851年),王英九署理湖州府知府時,胡雪巖說服王英九將湖州
府公庫的銀兩存到自己的錢莊,他運用了這筆錢去做蠶絲、中藥與高利貸生意,並私下運
用官府的漕運運送自己的貨物,因而富裕起來,由於浙江巡撫黃宗漢不滿,胡雪巖也設法
與黃宗漢「結交」,並將黃宗漢拉為事業合夥人,事業更盛。王英九逐漸升官,升至浙江
巡撫。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包圍杭州,胡雪巖協助,由上海運軍火、米糧、銀錢
以接濟杭州府清軍,但被太平軍擊退。杭州最終因乏糧陷落,王英九不投降,自裁。
由於王英九的事蹟行傳中,包括《清史稿》,幾乎不見胡雪巖,史家質疑胡雪巖攀附的官
員根本不是王英九,而安徽耆老口述中,不詳其名,而是某位字號為「英九」的貪官,胡
雪巖在青樓認識這位貪官「英九」,並透過其關係向上結交、行賄,一層一層認識,最後
認識到左宗棠。但貪官「英九」地位卑微,而王英九是當時名宦,較有名氣,最終被傳為
「王英九」,即王有齡。而與王英九的這段故事,情節逐漸增加,然後被寫入高陽等人的
小說中,或編入各大戲劇中,由傳奇變為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