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世界主要城市文化面貌的外國網站「The World Cites Culture Forum 」2015年
的統計,香港書店共有超過1500間,全球僅次巴黎,更比亞洲第二的台北高出三倍。
然而,有香港記者調閱資料發現,原來港府將文具店、書報攤和其他有零售少許書籍的零售
店都列入書店計算。
實際上,香港目前只有55間由中資控制的連鎖書店(三中商)及約50間獨立書店,合計約百
間書店而已。
早在2016年底,新加坡page one 書店在港的6間書店便全面停業,等同退出香港市場。今年
(2018年)則有來自菲律賓的書店退出香港,號稱香港最大的英文童書書店就此消失,另外
還有2間獨立及傳統書店亦紛紛結業,高昂租金是一大原因。
香港主流書市遭中資把持,包括雨傘運動及其他敏感政治議題書籍皆無法上架。而香港出版
社亦自我審查,許多敏感議題書籍皆被各種理由拒絕或拖延出版,令許多香港作者只好在台
出版書籍,香港出版自由越發緊縮。
此外,香港的公共圖書館大量購入簡體書,如今已占香港公共圖書館館藏超過一成。有港人
對簡體書大量入侵圖書館感到不滿,港府則稱需照顧到內地移民。但移入人口亦大量增加的
東南亞外傭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在香港公共圖書館可說是無書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