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每年逾二百名行人車禍亡 立委籲「兩段式

作者: p752206 (CharlesHsu)   2018-06-02 11:05:41
本人來自road版的自轉貼><
主要是在講當初在馬路上寫望左望右仿英式的作法時的看法。
以下原文
—————————————
僅僅地上寫個望左望右,
算哪門子的英式風格行穿道?
來講一下英國風格的行人穿越道好了,
為什麼要特別講呢?
因為在大國中,英國的交通安全排名是數一數二的強,
來看Road Safety Annual Report 2014
的2013年每百萬人交通意外死亡數:
http://i.imgur.com/6ILHPMT.jpg
再來看看我們偉大中華民國的設計參考標準大國
美國:
http://i.imgur.com/0OOYuL4.jpg
美國的道路安全在全世界中
是眾所皆知的差勁。
OK,我們回今天的主題,英國。
英國有一個設計先驅,那就是Z字型穿越道
“Z Shaped Crossing”。
這是什麼呢?看圖說故事:
這是什麼呢?看圖說故事:
http://i.imgur.com/OVweKeK.jpg
看下方跟右方路口,
有一個Z跟一個N的形狀,
想像一下,
這種設計可以讓行人通過路口中間時,
在轉彎的過程“直覺性”的看到對向來車,
並且搭配柵欄,
來引導行人不會直接穿越沒有穿越道的馬路區域。
不用像台灣或是美國,
要左顧右盼,左顧右盼,再次左顧右盼。
另一個非常英式的設計地區,
也是唯一一個除了大不列顛區域的其他地區:香港,也是如此。
如圖:
http://i.imgur.com/hXe8SOh.jpg
這張看得更清楚了吧?
然而,這個Z Shaped Crossing,
是由另一種大家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設施所延伸出來的,
那就是行人庇護島
“Pedestrian Refuged Island”
這種東西僅有在歐洲部份國家跟“香港”普遍有規範及實施,
你想到的曾被英國殖民的新加坡、紐西蘭、澳洲,
以及其他先進國家例如加拿大、日本,
都比較傾向於參照美國的設計方式。
如圖:
http://i.imgur.com/FtJt72W.jpg
http://i.imgur.com/K2BbyTl.jpg
藉由一個中島,來讓行人過馬路時,
有一個能夠稍微喘息轉個頭看車輛的地方。
也許這樣看起來覺得,明明就還好,
但它還提供什麼其它功能呢?
汽車看到這個設施應該不敢開太快吧,
如果想要直接撞上去那我也無話可說。
行人與汽車的衝突,
就是道路安全目前最大的issue,
車撞人,真的難逃一死。
另外,這種設施還延伸出另一個功能,
目前也真的只在歐洲及香港有普及。
那就是兩段式穿越:
什麼意思呢?
http://i.imgur.com/tQK0O9m.jpg
有沒有看到當遠端的部分是行人綠燈,
近端的部分是行人紅燈。
這可以解決綠燈時汽車可以直行右轉
但右轉又會遇到行人穿越
而導致右轉需要等待行人穿越
造成綠燈時結果汽車根本還是卡住。
就像這樣:
http://i.imgur.com/gn6YtPs.jpg
這些計程車勢必會影響到後方的回堵,
結果綠燈有啥用,是有用啦,
但是會有一段時間會卡卡的就是了。
而行人庇護島以及Z字型穿越道
搭配兩段式穿越,就可以解決這問題。
如下圖:
http://i.imgur.com/GzE5yal.jpg
每種路口有不同的時制設計,
我拿出最normal的一種型態來示範。
這種設計讓行人跟汽車完全零衝突,
雖然可能降低了行人的效率,
(因為原本有部分比例時間是把人跟車一起送上路口穿越)
但換來了
提升汽車的紓解效率以及行人的安全。
這種取捨是值得的。
話說回來,
話說回來,
其實台北也有一些地方有行人庇護島,
但總是被汽車迴轉族跟機車待轉族罵說
這種是危險的設計,會撞上去。
其實,他們說的是“對的”
為什麼?
我這樣不就自打自己臉?
寫這篇文章幹嘛?
如圖下:
http://i.imgur.com/eKYKPMr.jpg
http://i.imgur.com/o2qxLXh.jpg
例如,
應該在島上放置藍色箭頭的導引牌,
若可以增加一點設施
如號誌路燈放在這裡會更好。
這樣會更讓用路人“直覺”的意識到,
這裡是一個設施,而不是一個障礙物。
甚至要這個穿越口是退縮的,
不要讓這些設施過於突出,
意思就是汽機車的停止線可以往後放一點,
讓整體可以退後,不要過於接近路口交叉的區域。
如下圖:
http://i.imgur.com/C0pgpD8.jpg
這樣甚至汽車轉彎時,
還有多一點反應時間注意行人自行車穿越。
那麼台灣的設計呢?
http://i.imgur.com/0OieBjc.jpg
http://i.imgur.com/sH0YeVG.jpg
超長的斑馬線,
如果是在仁愛信義路口,
因為有逆向公車的關係,
頭不知道要轉幾次。
所以才有以下這個新聞: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70601/935507.htm
相信大家對這個新聞都非常的熟悉。
而台灣的解決方式呢,
就只是加了警示牌跟標語。
http://i.imgur.com/8NuGiZx.jpg
最後的最後,
我還是想拿出一張圖來結語,
http://i.imgur.com/ABnxTi0.jpg
http://i.imgur.com/ztvcX5A.jpg
上圖是京都四條通;下圖是台南西門路。
四條通在2015前曾是四線道,
但為了公共運輸以及行人的舒適,
反其道而行縮減車道數,
大幅增加行人空間。
當然他們有設計好
左轉附加車道、計程車停靠區、貨車卸貨區。
而台灣,這種路幅設計,
仍是非常常見的。
其實交通工程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可以討論,
例如交通寧靜區,
根本不是像賀陳旦所說的,
裝上“限速30”的警告標語就有用,
且這樣只會引來一堆罵聲啊。
交通寧靜區是要搭配很多輔助設施設計,
例如巷道接主幹道的人行道齊平馬路突起、
小圓環設計、行穿線路口收縮、曲線型路徑等等。
(可以參考荷蘭設計,此篇不贅述了。)
又例如槽化線、導引線、欄杆設計、公車站,
都是更多有趣的議題,
而這些都是直接讓人民有感的設計。
我們會羨慕日本為什麼道路那麼整齊,
其實加了人行道,氣質就加了50分了。
可惜的是,
走出台北市,其他城市根本沒有像樣的人行道。
如果前瞻計畫能夠重來,
把這些規範處理好,說不定不用一條捷運線的錢,
就可以大大的吸引機車族群轉移到公共運輸了。
蓋了捷運又怎樣?
沒有好走的人行道、可靠的公車,我幹嘛搭捷運?
畢竟交通最後一哩路,
還是自己的雙腳。
做政策,應該要回歸本質面吧。
作者: flavorBZ (愛BZ)   2018-06-02 11:06:00
不想看
作者: naoku (>///<)   2018-06-02 11:07:00
交通部公務員你覺得他們會鳥你嗎
作者: fufufugogogo   2018-06-02 11:09:00
這裡是台灣 汽機車天堂 誰鳥你啊台灣特色就是巷口倒垃圾也要騎機車
作者: kai0914 (好人)   2018-06-02 11:10:00
推專業
作者: changle (啾咪)   2018-06-02 11:11:00
作者: freshego (哈比控)   2018-06-02 11:11:00
那個Z我看半天 圖這麼大 重點這麼小...
作者: fufufugogogo   2018-06-02 11:12:00
前瞻不過是用來綁樁A錢的
作者: freshego (哈比控)   2018-06-02 11:13:00
而就你裡面說的設施 據我所知日本也沒有 人家交通意外
作者: popo889 (雞蛋糕)   2018-06-02 11:14:00
你交通系?
作者: freshego (哈比控)   2018-06-02 11:14:00
死亡數也是屌打美國 我覺得人行道路設計是一個原因 另外很大的原因是駕駛習慣 我覺得台灣駕駛習慣很差也是主因
作者: coke5130 ( )   2018-06-02 11:15:00
長知識了,這篇。
作者: ggus (綠燈幸福)   2018-06-02 11:17:00
駕駛交通觀念與公民水準。
作者: aidaP (愛打屁)   2018-06-02 11:20:00
長知識
作者: p752206 (CharlesHsu)   2018-06-02 11:21:00
恩恩其實行人環境也是一個重大的點
作者: liupipi ( )   2018-06-02 11:22:00
作者: noguchizhou ( )   2018-06-02 11:25:00
推 但台灣駕駛習慣差
作者: castorfi (gemini)   2018-06-02 11:27:00
駕駛習慣差要改 但道路設計依然可以增進安全
作者: nildog (nildog)   2018-06-02 11:27:00
台灣有開車是大爺的壞習慣,至於前瞻是分給藍綠縣市長去花的...
作者: castorfi (gemini)   2018-06-02 11:28:00
台北市已經是台灣最好的了 離開台北要行走根本是越野賽
作者: nildog (nildog)   2018-06-02 11:30:00
所以行人二段式穿越也是不錯的,只是台灣普遍沒這概念
作者: kada9999 (魔法的飛天劍士)   2018-06-02 11:33:00
台灣都是開車最大啦
作者: nildog (nildog)   2018-06-02 11:34:00
另外,每年交通造成的死亡人數都比殺人案的多好倍,但人民多數都不普遍重視...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8-06-02 11:36:00
我只要一招就可以讓這個東西不會實施:這個z字斑馬線中國也有地方實行。好了,接下來就會有黨工全力否決了。
作者: asdf159000 (餘罪)   2018-06-02 11:43:00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
作者: playerscott (playerscott)   2018-06-02 11:45:00
看不懂
作者: macocu (傻傻的匿名)   2018-06-02 11:50:00
想問一下,路改窄,會不會更容易塞阿
作者: ebeta (回台後時間不夠用)   2018-06-02 11:54:00
交通部的公務員看不懂啦,智商低的跟豬沒兩樣
作者: kiaia (呼倫貝爾大風車)   2018-06-02 11:57:00
台灣不像歐洲日本會嚴格控管車輛數量,日本汽車工業大國但是車齡和車價極速崩盤,強制人民換車車輛數無法控制,市區永遠塞到爆炸
作者: p752206 (CharlesHsu)   2018-06-02 12:00:00
陸改窄當然會更塞,但四條通的例子是故意讓他更塞的,降低開私家車進入的慾望,提高行人環境及公共運輸的利用率。其實這樣說不定因為環境變舒服而引來更多人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