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正解。
抗戰和內戰時期的國軍少將其實特別
不值錢。一個縣的地主團練都能委任
出幾個甚至十幾個少將來,手下拉出
一兩百人幾十條槍,一般最少也能委
任個上校,運氣好也能混個少將。
1949年至1953年,中共開展鎮壓反革命
運動中,甄別出來的國軍少將太多了,
以至於都禁止地方政府上報中央了,
自行處置即可。
※ 引述《cmq29 (cmq29)》之銘言:
: 對 民國史、軍事制度史 有鑽研的,這一點都不意外
: 當然對黨產會那群滿腦子台灣意識,對蔣經國前期、對民國軍事史
: 都搞不清楚的咖,那也不意外。至於豬油的記者,這也很正常
: 蔣經國在江西 是 敘同陸軍少將,並不算是真正的少將,在那個動盪的年代,
: 特別是抗戰初始,這種回國的人才 或 因特殊需要 就獲得上校、少將「銜」的,比比
皆?
: 這就有點像 台灣政府首長旁邊的機要秘書,可以很年輕,職等很高,但.......。
: 真正的將官,必須有 軍事委員會銓敘廳頒令敘任 ,1946年國防部成立後則是第一廳負
責
: 等拿到了,才不是黑官,蔣經國一直要到1945年才正式獲得頒令敘任陸軍少將。
: 終其一生,「真正正式」的軍銜也只有到少將。
: 1945年底 國民黨進軍東北,跟共產黨搶天下,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中將
: 還親自委任一投降的滿州國將領為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