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鎖的「六四」 中國最大的集體記憶禁區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177493
2018-06-03 15:56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3日電
北京人印小小18歲那年看完美國傳來的「六四」天安門影片,心裡滿是不敢相信,不知道
發生了什麼。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4326338 BBC中文網 六四29周年
BBC中文網報導,90後青年陳誠對「六四」的理解,來自當年在北京當工人的父親。父親
提起過,半夜裡「有解放軍跑到宿舍拿著槍指著他們」。
他們的「六四」記憶,都是支離破碎的畫面:比如印小小的是大遊行、靜坐、坦克上街;
80後徐陽的記憶裡是學生上街。從有限的官方解釋中,所有80後90後的中國年輕人或許都
知道,「六四」就是「政治事件」的代名詞。
報導指出,23歲的印小小到香港念書,這個信息多元和開放的社會沒有防火牆,不同文化
背景和意識形態體係長大的同學一起碰撞和聊天,讓她對「六四」有更立體的認識: 「
這是一代人的悲劇,是一代人不願觸碰的傷疤。那一整波人的聲音,從此被藏起來了。」
再回頭看他們的成長,印小小發現,被主動藏起來的還有父母對政治的關注和勇氣。在北
京的父母不願讓她接觸政治,或者在政治上冒險,雖然「六四」那晚街頭的槍聲是走過80
年代的北京市民的共同記憶。相比有機會出國看世界的80後子女們,印小小認為她的父母
們「視野相對狹窄」,他們經歷文革,對政治有著本能的恐懼。
多年的政治運動的陰影在父輩那裡形成了默契,在家裡的飯桌上和朋友的飯局上,可以泛
泛地聊一些政治話題。但「六四」永遠是最大的禁忌。公眾場合,莫談國事。一家人要關
上門,才能安心講29年前的故事。
報導指出,90後是中國互聯網的原住民,一向「內事問百度,外事問谷歌」。百度的搜索
結果給出了中國官方話語中對此「事件」的三句話解釋和定性:「1989年6月3日,一個多
月來極少數人在北京製造的動亂,發展成為一場反革命暴亂。駐守在北京城區周圍的戒嚴
部隊奉命平息暴亂。4日淩晨,戒嚴部隊實行清場同時進駐天安門廣場,平息了這場暴亂
。」
1989年後,在中國境內紀念「六四」從來不被官方允許。2012年以來,中共中央對意識形
態控制越發收緊,中國的主流媒體被要求對黨絕對忠誠。多年來,在所有出版物和媒體上
嚴審一切與「六四」有關的字眼和內容。任何關於「六四」的書籍在中國國內都無法出版
。香港曾作為一度可以自由出版和傳播政治書籍的自由港,大陸人會以各種方式,將在香
港出版的著名政治傳記和記錄歷史真相的書籍,偷偷帶回去傳閱。但「銅鑼灣事件」後,
獨立出版社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這類書籍也逐漸從市場消失。
報導說,今年30歲的徐陽已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但他從不參加香港的「六四」紀念活動
,他說幾個人的聲音,對政策製定者的影響不大。他說,「六四」是在中國大背景下發生
的事。已經過去了,沒必要再拖出來鞭打,要汲取教訓。可以反思,但追責沒有意義。
小小顯然不同意徐陽的觀點:連基本的事實都不知道,何來反思?
小小說,她對中國的現狀挺失望,很多時候覺得心灰意冷。現在的想法就是賺錢。她對生
活還有無力感,這源於生活的不易和資本的壓力。
身在美國的「六四」學生領袖王丹說,他理解青年對政治的無感和冷漠。「六四過去快30
年,年輕一代在中國目前的政治環境下。生存的壓力赤裸裸擺在青年眼前。」王丹說:「
當年的我也不是一上大學就對政治有熱情。是社會積累到一定條件和階段才發生。」
但他對未來懷有改變的希望,認為今天的學生冷漠並不代表未來也冷漠。如果中國的社會
條件寬鬆了,或者出現危機了也會激發(政治熱情)。「今天中國如此,不代表未來也這
樣。」王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