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發明可分解塑膠有什麼意義嗎

作者: D600dust (一世六百塵)   2018-06-12 00:22:24
※ 引述《accommodate ()》之銘言:
: 好像還滿多人說幹嘛不研發可分解吸管,
: 可是印象中一般人拿到可分解塑膠袋也是拿到一般垃圾桶去丟,最後也是燒掉啊
那是台灣 台灣的垃圾處理政策基本上就是以焚化爐最便宜所以以利用焚化爐為中心思考
世界上從先進(譬如法義德)到落後(譬如中印非)的國家 都在規劃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袋
台灣呢 先不提其他事情 只要環保署一天不把"夜市"納入管制目標 他們就只是在打假球
: 前幾年也才知道某些蛋盒是用玉米做的,我都直接丟回收,不知道回收人員有沒有拿去分解
蛋盒用PLA作就和環保署限用塑膠袋以後商家都改生產不織布塑膠提網和販售購物袋一樣
並不是賣場覺得PLA環保(更不用說他比較貴)而使用 而是因為 能夠迴避特定的塑膠用量
: 所以那些可分解塑膠是要丟哪?堆肥?
: 拿去餵海龜?
沒錯 就是堆肥 但嚴格說來堆肥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或者說重點不在產生肥料這件事而已
首先 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特性 讓你在丟棄處理垃圾時 可以將垃圾袋以及生廚餘一併丟棄
也就是減少了分選需要的設備 難度 以及系統風險(簡單的說 就是降低了垃圾處理成本)
這件事還可以延伸一個好處就是 增加焚化爐的效率(不管從週轉或者從熱值的提昇來看)
即使不提生物可分解塑膠較高的透氧性 可以減緩發霉(很多國家不像台灣天天在收垃圾)
也不用說生物可分解塑膠本身是相對不浪費資源(生質基 譬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玉米澱粉)
光是在分選這件事情的價值 就非常值得一提 - 當然 前提是垃圾分類完不是都拿去燒啦
生物可分解塑膠在堆肥以後殘留下來的只有有養分(理論上可以作為有機肥使用, 理論上)
除了不損害地利 不造成後代污染之餘 堆肥(或者走厭氧消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沼氣發電
之前柯P去韓國考察他們的垃圾處理 回來有想過把八里污水處理場消化槽變成廚餘發電機
(大家可能不知道 大多縣市的垃圾都是外運焚化或者掩埋的 垃圾大戰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廚餘找出路
好 問題來了 在台灣 可分解塑膠要丟哪裡 (你聽過台灣有焚化爐和掩埋場以外的東西嗎)
雖然說這種塑膠拿去燒 產生的碳排的確是低於一般塑膠 但用燒的就失去了使用它的意義
問題出在哪理呢 簡單的說 就是環保署 環保局 只會想把垃圾用燒的(或者是運出去燒掉)
至於這種可以從整個系統改變 改善垃圾問題的解決方案 抱歉 你對公務員期待可能太高了
而且 說難聽點 今天就算真的蓋了一個廠 就算是柯P眼皮下 我都不敢說不會被工程公司婊
(不要說大巨蛋烏龜池了 你們看一下士林夜市對面那顆蛋 柯P除弊的結果就是沒人想投標)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8-06-12 00:34:00
這個要整個社會都改變 不是領導人推動就會有用
作者: chigo520 (CHIGO)   2018-06-12 00:34:00
燒掉很好阿體積小 還可以發電做溫水游泳池你堆肥哪裡找地給你慢慢的分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