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說1920年中國人跟台灣人有什麼不同
光看維基敘述 就知道當時中華民國跟台灣差距有多大
1920年代臺灣實處於從啟蒙到建立本土文化的「狂飆年代」(Sturm and Drang)。簡
言之,屬於台灣日治時期中期的1920年代台灣,避免忽略了政治權力與宗教的鬥爭,而專
精於教育、哲學與文學的發展。從而迅速於該年代建立有別於中國與日本殖民政府的台灣
文化與台灣民族精神。
確立之臺灣文化
1920年代的臺灣文化得以確立,最大功臣為台灣文化協會。以《台灣民報》做為協會宣傳
工具,在台北、新竹、台中、員林、台南等地設立十餘處讀報社。並四處舉辦演講。並舉
辦各種講習會。除了邀請《台灣通史》作者連雅堂主講台灣史和漢文、哲學博士林茂生也
曾主講西洋歷史外、身為醫生的蔣渭水也下場主講公共衛生。更有擔任律師或學有所長的
會員主講法律和經濟學(如遠從哥倫比亞大學回來的陳炘)等。據統計,在1925年、1926
年中的聽眾即達23萬人之多。
風俗革新
臺灣文化的確立,亦間接造成台灣風俗的革新。其中,剔除阿片(鴉片)為此階段最大貢
獻。這裡面,除了台灣總督府的禁令之外,台灣民眾黨向國際聯盟的控訴也是關鍵之一。
除了廢止鴉片之外,台灣於1920年代所努力的目標尚有推崇節約的「文明婚禮」,去除重
鬼神的迷信觀念,尊重女子人格等。這些目標雖未必全然達成,卻興起了新生活的啟端。
除此,這些風俗革新運動過程裡面,也造成了學潮、左翼運動、以及無政府主義的興起,
這些社會運動甚至為台灣20世紀之間最蓬勃的左派風潮。
文學創新
1919年,在東京的台灣留學生改組原先的「啟發會」成立「新民會」,展開這一階段文學
革新。而伴隨此過程而來的也有《台灣文藝》(1934年)、《台灣新文學》(1935年)等文學
刊物的相繼發行。這些擺脫古詩的近代文學,為台灣白話文運動的肇始者,也被學者認為
與中國的五四運動或白話文運動息息相關。
西方美術
1926年,在日本內地就學的台籍學生陳澄波以一幅〈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
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這是地處外地的台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內地日本官展的門
檻。其後他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而這些成果讓美術於台灣更容易推廣。
真正讓美術發軔於台灣的是日治時期官辦展覽的成立。1927年由台灣總督府與石川欽一郎
、鹽月桃甫、鄉原古統及木下靜涯等畫家創辦台灣美術展覽會[4]該展覽,不但栽培了台
灣第一代西畫家,其展覽演變的台灣地方繪畫風格,於戰後仍深深影響台灣畫壇,甚至美
術設計,工業設計等等層面。而此階段期的西畫家除了早已成名的陳澄波之外,尚有李梅
樹、廖繼春、郭柏川、陳進、郭雪湖、呂鐵洲、楊三郎、顏水龍、林玉山、李石樵、葉火
城、陳永堯等等。
大事紀
1921年: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1月30日)。
「三一法」改為「法三號」(4月1日)。
由臺北鐵道株式會社興建集資興建的臺北新店線鐵路完工通車(4月17日)。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從事文化啟蒙運動(10月17日)。
1922年:〈治安警察法〉在台灣實施(12月28日)。
1923年:《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4月15日)。
攝政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視察台灣(4月16日)。
取締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治安警察法違反事件」(簡稱「治警事件」)發生(12月16
日)。
1925年:桃園大圳竣工(5月17日)。
蔗農爭取權益,發生「二林事件」(10月22日)。
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部份人士另組「台灣民眾黨」(7月10日),為台灣人第一個
政治團體,要求地方自治。
1928年:總督府設立台北帝國大學,為台灣大學前身(4月1日)。
「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成立於上海法國租界(4月15日)。
台北基隆間縱貫道路開通式於基隆隧道內舉行(9月11日)。
1929年:臺灣總督府開始刊行「台灣關係史料」。
1930年:嘉南大圳正式通水啟用(4月10日)。
台灣民眾黨分裂,「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8月17日)。
霧社事件。(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