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其實多數人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產生的官員有偏見,認為他們是
1.文組 2.不通事務 3.只有讀過四書五經
若我們簡單的做今昔社會的對比.
一.考試科目
(昔)以前考試的必考題,就是四書五經內的先賢聖人之語錄,
所以有心做官的人,必須熟讀,才能高分,才能錄取.
(今)大家在學生時代,也是重點準備考試會考的科目,如國英數物化,
其他考試不計分的,就算很專精,也對正常升學/國家考試無用.
如,版上很多各系的專家.
二.考試制度
(昔)一堆學子在私塾讀書,為了考取"功名", 功名粗分為下:
(今)一堆學生在學校裡讀書,為了考高中/大學/國家考試
1.(昔)不管年紀大小,過了童試的叫"生員" 也就是我們說的"秀才"
秀才就是個起跑點,成績好的秀才(稟生)還有國家糧食可以拿(獎學金)
在古時候,秀才就不得了了,可以見官不跪,已經比一般老百姓有地位多了
(今)大家國中畢業,要準備去考高中(假設高中生=秀才)
2.(昔)有了秀才的"學歷",就可以去考鄉試(三年一考), 鄉試考上的是"舉人"
考上舉人,在當時應該可以說是光耀門楣, 全家族都以你為榮.
"范進中舉"的故事大家應該有印象,這也表示"終生不舉"的秀才是很多的.
鄉試第一名的是" 解元", 是連中三元的第一道關卡
(今)高中畢業考大學聯考, 大學聯考第一名就是解元
3. (昔)有了舉人的名份之後,就可以參加會試(在鄉試的隔年).
會試的第一名叫"解元",會試過了,接著就是皇帝面試叫"殿試"
殿試分三甲(批)錄取: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 賜"進士及弟"
二甲 : 第一名叫"傳臚" 賜"進士"
三甲 : 賜"同進士" 簡單來說,候補的,不直接派官
一次的殿試下來,可能只有產生數十名的進士,也就是說,三年只多了十幾名"官"
(今)國家公務員高等考試,考過了就當官.
由以上得知,古時候要取得"進士"功名,是很困難的,
而高中,大學的考試比喻,若對比在40年前的時空,可能會比較恰當.
三. 適應社會
由以上可知,取得進士的人,都非泛泛之輩,
每個人可能都是滿腹經論,精通經史子集,略通琴棋書畫
但進士多從七品的縣令開始
(大家會說"操,縣長很大啊,我能當縣長就很爽了"
那大家會說,我們的縣市長,很呆嗎? 其實他們都是成功的社會人士了)
因為台灣地域較小,比較起來會有感觀上的誤差.取中國現況看,比較清楚
中國現有34個省級行政區(省),
334個地級行政區(州/府)
2851個縣級行政區(縣)
大家想想,2851個縣令,你要脫穎而出,容易嗎?
每個縣的所有事務,縣令都要管理(民政,財政,教育,治安.......)
大家只要想,現在有什麼局,縣令就要管什麼.
當然,縣令不可能樣樣精通,就有熟知業務的行政人員(古稱吏)來協助.
那縣令怎麼可能是個呆頭鵝呢?
我覺得,可能都可以用窮人版的達文西(全才) 來形容他們.
更不要說,上得了枱面,在歷史上留名的官員.智商跟柯P可能有得拼.
說了很多,只是想表達,古時候的"官",絕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呆.
至於科學(理組)的發展,問題應該是沒有系統性的累積/教學,
而只有特殊天才,能因一己努力,從頭學習,再成就重大事績
(如原回文說的徐光啓, 如數學天才祖沖之,如同朝能文能武的王陽明)
但因為古代社會的價值觀, 就是沒有辦法成一個體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