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upo (外派越南工作者)
2018-06-28 22:50:00※ 引述《k44521272 (賤龍在田)》之銘言:
很猶豫是否要回應你這篇,思考同為化工人,我想就我了解的我知道的
分享一下
我科大碩肄業,在中鼎實習過短時間,對程控模擬有一些心得
待過工業水電鍍廠,目前在越南工作一段時間
: 本肥宅化工碩畢,個人觀察︰
: 與其說化工可悲,
: 不如說是台灣產業沒有升級!
: 1.導致台灣競爭力不如人,
: 台灣的化工業與傳產大多只能靠便宜的水電租稅與壓低員工薪資生存,
: 不只是傳產如此,
化工業是產業的一種類型,產業分成資本密集性、勞力密集性與技術密集性
目前在台灣,有不少石化業跟化工業都是資本密集性與技術密集性
這兩種比較能生存下去
資本密集性意味著原料成本在整個產品成本中>50%強
大多數的公司都是在該供應鏈上居上游,重型機械設備或連續性製程比例
相當高,人均產出值大(一貫鋼廠的鋼鐵業也是本類型),這類型對製程改善
有相當大的需求,自動化控制來說對這類廠不一定成問題
技術密集性意味著生產產品量少,客製化,且過程階段複雜多步,另
各過程中的誤差水平及副產品/雜質的分離要求高
原料藥合成/晶圓廠/太陽能相關等(當然還有其他的)
以上這兩種類型,原則上只要老闆不要太過無良的,都還給的起一些
勞力密集性的,人力成本操作上佔產品成本>50%強,這類型的產業有
製鞋/紡織/電鍍/塗裝等,的確是低薪,且往往都是供應鏈底層
重型機械比例極低或是低自動化,高不可控性,要改良進化都需要
極大投資成本與研發技術,目前大都已轉到東南亞居多
: 科技業如 PCB、太陽能、LED產業員工都是窮忙,
: 記憶體已經被韓國打趴,被美光瓜分,
: 現在記憶體產業賺錢都是美光在賺,
如我沒記錯,最近跟待過南亞科技的同事聊過,記憶體廠又開始賺了
不過這產業脈動很快,波動也很大,內情應該也有不少不為人知的一面
: 面板業的利多也走到盡頭惹,
: 因為支那政府大力補貼,拼命蓋廠,
: 支那甚至 AMOLED 廠產能都開出來惹。
: (支那的 AMOLED 技術都是從韓國那邊搶來der)
: 我去年底去新竹土地銀行辦私人事情,
: 意外聽到土銀的職員之間抱怨:
: 「唉....都年底惹,中南部貸出去的錢目前有43%連利息都收不回來!」
: 一語道出中南部傳產的嚴重問題。
: 台灣現在化工、機械、金屬加工...傳產不只輸韓國、輸支那,
機械加工及金屬加工業目前在東南亞,大都是接日本及韓國車廠的單居多
就我所看到及瞭解到的,實際上可跟台灣廠商競爭的並沒有很多
之前的電鍍廠還有PIAGGO的想來打樣品,也有印尼廠商漂到越南來找我們打樣
至於是不是我們輸對岸,這我不評論,但我在越南很少看到大陸廠商就是了
: 連東南亞都打不過惹,馬來西亞、泰國的中高階職務薪水都屌打台灣!
: 現在台灣傳產南向毫無優勢,還會被嫌,
: 畢竟日本韓國歐美大廠早就去東南亞投資,
1.泰國及馬來西亞可能薪資比較高,但也沒有你說的那樣的地步就是了
2.台灣傳產南向有沒有優勢,如果沒有優勢,那不會將近有10萬多台灣人
在東南亞工作,被嫌棄是一定的,不嫌棄你是要怎麼罷工抗議漲薪水?
東南亞抗議罷工這些招數套路+政府要求外資加薪
我相信台灣應該沒幾個人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會酸,沒人去深究過
3.日韓的品牌大廠的確是很早就過去,但台廠更早,目前是供應鏈合作關係
歐美大廠設點設廠不多,反而是在東南亞給台商加工後買進口回國用
4.日本現在主打吃東南亞大型建案+交通建設案
5.韓國主要幫三星跟LG打地盤外,實際上打的如意算盤是吃下通路、超市
影城+飲食業
以上請參考
: 那些外商給東南亞的技術與待遇都高過台灣慣老闆!
1.技術不一定,有一些限定生產中低階產品,Canon及Nikkon越南廠都有
類似的情況,車廠則是關鍵零組件不在當地生產
相對於台商,很多在東南亞的台廠就已經是總部,重要技術都在當地
2.待遇的確會高一些,不過不夠優秀東南亞人的也進不去
本來就業市場就是這樣子
: 再者,鬼島在東南亞較先進的大型投資,
: 像是台塑越鋼,基本上就是被越南套養殺,
: 他們吃定台商孤立無援。
本來台塑越鋼是打算在台灣建廠的,當時是跟國光石化案在一起的
至於為什麼後來會過去越南,這因素太多了,不過絕對不是跟降成本有關
因素我就不方便說,而且在這八卦版,肯定有人會"製造"因素
: 2.因為台灣除了IT產業以外,
: 業界技術大多落後學術界,
: 導致學生在學校學較先進知識無用武之地。
: 我強調:
: 產學落差大多是業界技術停留在20~30年前,
: 而學術界不斷向前走,導致畢業生到業界不知所措。
: 本肥宅化工碩班的研究是計算流體力學模擬微型反應系統,
: 我同實驗室的同學則是做同樣的實體實驗,
: 我用 SolidWorks 繪製立體圖、Fluent模擬、Matlab計算理論值再拿去與實際值比較,
: 以上三個軟體都是上碩班才開始學,大學化工系都沒碰過。
實際上並非技術上停留在20~30年間的問題,而是很多技術無法得到匹配的問題
舉例來說:以我之前在搞的題目-反應性蒸餾,是利用將反應器整合到
蒸餾塔裡面,利用反應後產物/副產物/反應物分離增加反應產率並分離
聽起來是節能又相當有前景的技術,國內外有很多這部分的模擬論文
甚至還有人是做小型蒸餾塔+模擬驗證
但目前有工業化規模的也只有乙酸甲酯的比較著名
您的題目應該是跟改善觸媒的質傳有關,同樣的觸媒開發後
也要有廠商把觸媒上架(反應器挑選並配置),反應器還須經過設計
把熱損耗/增益考量進去,反應器內流場分布也需要考慮進去
重點是:你設計完後,有沒有客戶要用?
所以你會發現好像很多技術都是學校領先業界,其實是跟接軌有關
台科大化工所熱流實驗室曾經跟義美合作過,生產超臨界CO2淨米
這就是直接接軌的例子
相同的也有工業上應用技術直接超越學校的,學校採用上
例如 ASPENTECH公司的ASPEN ONE軟體包,本來是麻省理工學院化工所
跟美國化工業合作的解決方案,目的是要做"概念設計"+"基本設計"
現在學校用的也開始多了
但學校論文的設計方案,不見得能拿來蓋廠
: 當電腦跑軟體時,我常幫同學做儀器分析、合成與製造觸媒(買BASF的觸媒成本太高)
: 再結合電機資訊學院二位教授合作的類神經網路做實驗設計與參數估計。
: 我畢業後去應徵,
: 去幾家上櫃上市公司都一樣:
: 遇到尖酸刻薄的人資就不提了,
: 我從不指望文組有啥常識。
: 遇到產線甚至RD主管面試,
: 一看到我的學歷就說:「化工人,你在學校做 Polymer 還是 Packed-Bed Reactor?」
: 我說:「我做 CFD (計算流體力學)」
: 主管:「哪是三小啦!」
: 主管看了我的論文說:「所以你碩班都在玩電腦?切~~~」
請你跟他說"中文"
我做的部分跟PBR比較有相關一點,主要是跟觸媒的質傳流場有關
是改善反應器觸媒的
「所以你碩班都在玩電腦?切~~」
不,我是在寫程式跑模擬,我覺得在石化廠跟化工廠懂程控的人不多,
願意投入的人更少,我希望可以將程控跟模擬應用在我的工作上,
我想貴公司是我的好選擇
(你這麼誠實要做什麼? 對方會給你糖吃嗎)
: 不聽我解釋就直接擺出輕蔑的眼神,直接叫下一位。
任何一個碩士班畢論文都有一定的獨特性,本來就沒有辦法預設面試官
剛好就是跟你同一派的,這不論到哪裡都一樣
但你能不能講的淺顯易懂到讓他明白,這是關鍵
: 我也有去應徵過熱流機構模擬的職務,
: 人資直接打槍:
: 「我們要機械或航太背景der,化工人來這衝蝦毀啦!」
: 連技術部門主管都沒遇到。
: 3.建議化工系學生:把英文學好,逃離鬼島吧,
: 新加坡化工業以前是抄台灣,現在屌打台灣。
: (因為台灣不少人才逃去星國)
: https://i.imgur.com/d1xWUIO.jpg
事實上在國外,化工業/石化業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產業
只有"台灣人"這奇怪的種族一直在說是黃昏產業.
以下為例子:
1.新加坡廊裕島工業區,長春石化及世界上部分外商都有設廠,該島上
的汽電廠還供應全新加坡1/3的電力,就地圖上來說,可以說不算離島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3%95%E5%BB%8A%E5%B3%B6
2.透過哈伯法生產的氨,將空氣中的氮固定下來的方法,供養著全世界
的人口,因為後續可以合成尿素,是重要氮肥及反芻動物的飼料
3.矽晶圓的多晶矽初步純化,鈾燃料的初步純化,都是用化工的多段精餾,才有原料
4.工業用碳纖維目前比較多的來源,是來自聚丙烯腈或縲縈而來
5.衣服要混紡的必要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天然纖維有較大縮水率
不混紡很容易縮水,且天然纖維有些顏色不易上色,且某些人存在過敏
6.在工業上尼龍繩要比同尺徑的麻繩要有強度,要更安全,且耐蟲蛀
7.螺絲釘螺絲帽不電鍍鋅,表面生鏽後保證有力學問題
8.沒有鐵氟龍,很多酸無法承裝,沒有克維拉,防彈背心大概要重到很難穿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真的要從薪資比輸給電資這點
去看,好吧那就這樣吧,但知道自己所學的,對比自己的薪資比較低
不妨專注在"自己是對這社會有貢獻的"這方向來看,不需要做一行怨一行
況且人生是爭一輩子,爭老婆溫良賢淑否,小孩子何時出生成就如何也是
只要專心知道自己越來越好,這點比較重要
作者: linda17a3 (510) 2018-06-28 22:50:00
好
作者:
yoyodiy (廢文心得文大師)
2018-06-28 22:51:00碳纖維布為什麼那麼貴啦 想買來強化隔間牆說
作者:
DVW (DVW)
2018-06-28 22:53:00推
作者: readman0527 2018-06-28 22:55:00
認真推一個
作者:
SMDB (廢物)
2018-06-28 22:56:00剛好我以前也在李明哲底下做超臨界CO2
作者:
avgirl (~單身純情Big肥宅!!!~)
2018-06-28 22:56:00哈哈 最後一段94要化工的找理由安慰自己的薪資不高不低 QQ
作者:
zupo (外派越南工作者)
2018-06-28 23:00:00薪水高低很多人都評過了,說在多其實也沒很大意義
作者:
bla (暱稱一共要八個字)
2018-06-28 23:09:00台灣化工業以前的工安紀錄太糟,導致一般民眾印象很差,前幾
作者:
parrot11 (熱帶羽毛是不給追嗎 )
2018-06-28 23:10:00前化工人推一個。每次教授提到22k新聞都挺起背說:「這種事不包含我們化工業」
作者: aquaunder (水底下的天空) 2018-06-28 23:22:00
專業推起來!!!
作者: pttverygood 2018-06-28 23:42:00
push
作者:
awspo135 (å見神)
2018-06-28 23:43: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