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旺報
2.完整新聞標題:
畫靶再射箭 哈哈鏡式報導渲染民粹
3.完整新聞內文:
針對部分台媒經常使用大陸「玻璃心又碎了」的標題,新聞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哈哈鏡
式」的新聞報導,先畫靶再射箭,是為塑造大陸不友善的形象。學者認為,應把主客觀分
開,對大陸的建設、不好的情況如實報導;台灣民眾對大陸國際空間打壓的不滿情緒則另
外報導,而非兩者混為一談。
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認為,把多起事件一律冠上「大陸人玻璃心碎」,是種先
畫靶再射箭、「哈哈鏡式」的新聞報導,違反新聞專業。他舉例,若有外媒在台灣街頭看
到一名街友,卻說台灣街頭上滿是街友,顯然不符真實情況;同樣的,若讓讀者接觸到扭
曲、不真實的對岸形象,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賴祥蔚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整體看待,把一般人接觸到的大陸現況如實呈現,而不是把報
導當工具。報導大陸情況時,如何避免被認為「只報喜」或「只報憂」,降低不信任的情
緒?賴祥蔚認為,最好的作法是「主、客觀分離」,對大陸一些好的建設、不好的情況如
實報導,台灣民眾覺得大陸打壓國際空間的不滿情緒則另外報導,不把兩者混為一談。
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則指出,網路時代下,一些網紅、網路評論員、意見領袖能帶
領言論方向,若有人想挑起高漲的民族情緒,渲染力很強。這時,傳統的新聞媒體應發揮
平衡作用,不要跟風;應以兩岸大多數同胞的利益角度看事情,筆調冷靜理性,導正網路
資訊的偏頗和煽動。
至於大陸人是否「玻璃心」?胡幼偉認為,台灣對大陸的影響、重要性,已跟十年前不同
,目前大陸一般民間不太關注台灣在想什麼、做什麼;對岸改革開放40年來,人才、資金
、技術陸續到位,「為什麼要玻璃心?」台灣網友這麼說大陸,反而是不必要的過度投射
。
至於台灣網上民意對大陸的不滿,可能起因國際空間受打壓的反應。胡幼偉則提到,為什
麼這樣的情況不是發生在馬政府時代,而是2016年後才這樣,「應思索形成的原因,才是
討論問題的態度」。
(旺報)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rC1F2b
5.備註:
不然你都先射箭再畫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