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稻米界也有22K?濕穀收購亂 各界怨聲載道

作者: addison123 (夜深人靜)   2018-07-09 13:34:59
稻米界也有22K?濕穀收購亂 各界怨聲載道
2018-07-09 10:54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今年一期稻作實施稻作直接給付,加上日前降雨中南部大搶割,造成糧倉爆滿。農委會要求農會用每百台斤930元跟農民購買濕穀餘量,造成部分農會虧損、怨聲載道,農民也抱怨民間糧商把這價格當收購稻穀的「天花板」,引發稻米界的22K現象,如今西北颱撲台,中部也開始搶割,情況更雪上加霜。
糧界人士表示,過去正常的稻穀價格都在每百台斤950到1080元左右,之前雲嘉南搶割青割(不成熟收割),品質不佳,價格僅每百台斤830、850元。但農委會喊出930元收購,要求農會配合,即使現在股價已經回穩,已經收割到中部的優質米,竟然也只收930元。
嘉義縣太保農會前總幹事、現任太保市長黃榮利表示,今年一期稻作爆量,稻穀價格下滑20年來最慘,農民採收全繳交公糧。他說,農會運作本來是自負盈虧,若有虧損,算總幹事績效不佳,過去不曾叫農會用公家的錢向農民收購,今年卻做了,部分地區明明穀價僅800多元,卻要農會930元去買餘糧,不夠的「錢誰要出」,農會只好貼錢。
黃榮利說, 這些米糧全都交給農會保管,若都沒有銷出去,過三年就變成飼料米。但現在米糧平均價格每公斤賣25元,飼料米僅剩10元,價差一倍以上,政府還要付給農會保管、冷藏費用,變成飼料米也是食物浪費,這些錢全民買單。
中部糧界人士表示,當部分地區濕穀的行情都在每百台斤880、890元區間,政府雖用一定額度補貼農會方式撐住糧價,但實際上,稻穀收購狀況,每個區域不同,價格也不同,但現在好米價格加不了、青割品質較差的農會虧太多,不是一口價就能解決的,且可預期的是,今年整體米糧處理總成本仍增加。
他解釋,今年稻米盛產一到兩成,但南部未熟成就收割,北部則因氣溫高、米質不透明,青割未熟粒、白粉質粒多,這都要稻作直接給付,加上補貼農會收購的費用,整體恐怕超過每年公糧收購每年100億元。
他說,另一方面,民間稻穀收購量價下跌,造成農民損失;全台一般乾穀成為一等米的碾率約僅一半,不如過去約60%。整體而言,造成政府、農民、業者三輸局面,沒有人開心。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42134
種田22k?
那政府還鼓勵青年回鄉務農是要搞死年輕人?
不是說台灣糧食自給率太低?
現在又產量暴增?
種田還不如去小七吹冷氣領26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