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lylolyosu (3-1次元)》之銘言:
: 日本:
: 一個從輕小說、推理小說、繪畫、音樂、聲優、動漫畫都能夠推往國外的「文化輸出大國
: 」。
: 台灣:
: 一個文化從沒屌打歐美日,
: 每年大量輸入翻譯書的地方。
: 更糟糕的是,勵志書的數量
: 比「深度研究」類的書還多。
: 究竟是哪一步走錯了,才會讓台灣的文創產業如此「積弱不振」?
文創產業根本就假議題,
有人真的能清楚說明定義文創是三小嗎?
補個小八卦,
文化創意產業這個詞基本上是台灣政府自己發明的,
詳細去看文化創意產業WIKI第一段就有寫,
https://goo.gl/1k75HG
國外通常文化產業跟創意產業雖然有相似之處
但是通常是會分開用的。
至於元PO文中說的日本,
小弟不才勉強低空飛過N1,
就我所知日本根本沒人再用類似的字眼。
當然你硬要翻還是有字可以用,
但並不是整天會被拿出來提的東西。
另外文化創意產業都說是產業了,
一定是要投資大量金錢精力成本下去搞的東西,
成品必須要有它的商業價值,
例如美國的影視產業、原PO的日本動漫產業或是南韓的偶像產業,
背後都是投入大量成本的成果。
結果在台灣,
沒人真的認真去投資的,
整天就希望有個天才般的發想,
然後莫名其妙走紅,
讓自己可以大發一筆,
這種可能也許大概有機會真的成功,
但就算僥倖成功也一定無法持久。
然後就出現一堆文創商品,
賣不好就再想一批同樣賣不出去的商品,
一直想新的設計可是都賣不好只好costdown,
然後設計人才薪資越來越低。
在台灣就兩種人最愛提文創,
想騙錢的商人跟腦殘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