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李光儀 柯就是指老人貪婪 歡迎來戰

作者: shreka (lem)   2018-07-17 15:41:16
這位也是媒體主管, 事發後他就自省得多
https://www.facebook.com/tsaiyuching/posts/10216322000659989
蔡又晴
壹電視 Next TV新聞部擔任採訪中心副主任
記者不是理所當然的無冕王。
記者在傳統觀念中,被定義成神聖的第四權,是對政府的監督,是社會的良心,但是這種書本定義下的傳統,在現代社會中,根本屁都不是,大家現在問的是:你真的是甚麼?而不是別人過去說你是甚麼?
在這個反權威的時代中,記者同樣必須面臨檢視、質疑跟批評,我們沒有特權去逃避監督,在藍綠白激烈混戰的時刻,我們需要證明自己擁有相對公正的角色。
當然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沒有立場、全然超脫,也不會有人相信,記者的主觀認知不會左右新聞走向,但記者的的主觀必須經得起客觀事實的考驗,耐得起大眾質疑。
網路世界中,當然有針對記者的惡意攻擊,但這些個別案例,並不代表所有的批評,都理所當然是惡意的抹黑,身為這個行業的一份子,我們的確需要自省。
記者出錯已經變成歷史共業,大家抨擊的或許是某個記者,但真正敵視的是整個媒體產業。
我們面對的是世代集體對媒體的失望情緒,個別記者的失誤,只不過成了導火線,剛好引爆他們潛藏心中的憤怒罷了!被嗆的記者未必是最差的,沒有被點名的,也可能只是好運躲過一劫而已。
在這個對記者沒有期待的社會,記者自己又對媒體本身有多少期待呢?
另一位壹電視前主播
https://www.facebook.com/YULAN.WANG/posts/1969551019764213
主播王又冉
#請屏除政治立場以單純事實來看這個影片討論的現象
老實說,對於新聞變成這樣我真的覺得很哀傷..很難過..
這就是為什麼我離開主播台..我無法忍受從我口中播出背離真相或價值觀有嚴重偏差的新聞...
爆料公社、行車紀錄器、狗狗貓貓、可愛小孩這些新聞小題大作,雖然以新聞價值來說,版面是否需要佔這麼大的篇幅值得討論,但作為新聞,問題還不大。
不過像影片中舉的例子,當標題和報導斷章取義到嚴重偏離事實,這已經完全違背新聞媒體該肩負的責任!
爭議話題可以激起新聞熱度,能引起更多討論,不管觀眾罵不罵,影片都會被瘋狂分享轉發,留言也會爆增,所謂的「互動率」數字也會更高更漂亮....而「對立高的話題」的確更能吸引某一邊的人站隊,鞏固另一票觀眾。
但媒體的責任就是呈現真相,跟政治色彩、個人好惡、各種立場都無關,這是「是非」、這是「良心」,是媒體不可跨越的底線!
對於身處媒體未善盡責任的時代,閱聽人如何不被蒙蔽?建議真的不要只看單一媒體的報導。不同媒體抓的重點不同,報導角度就可能有所不同,如果真的有所偏頗斷章取義,那麼多看不同面向報導,或許才能拼出真相全貌。
補充:很多人或許想問?都當到主播了,難道沒辦法做什麼來改變這樣的媒體生態嗎?
一般而言,只有新聞部長官和新聞時段或節目的製作人有決定新聞的權力,主播通常只能播報已經被挑選好排定好的新聞,並沒有任何決定權,當然更沒有播哪條新聞不播哪條新聞的空間。
所以..很多資深、優秀的主播離開了主播台,很多令人敬重的媒體前輩離開了新聞圈,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是覺得很無力的...
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現在留在媒體的,還是有不少我尊敬的、有理想的同業,他們還是有用他們能做到的方式在為新聞努力著。
在一堆烏煙瘴氣的新聞中,他們有的透過科技、財經、國際、生活消費、健康等等新聞讓觀眾能掌握最新的資訊,有的在被壓縮的版面中,報導在社會角落需要被關懷的弱勢。
還是有這些媒體從業人員在努力的,不要因為偏頗的謾罵把這一群有心人也罵走了,當所有有理想有熱情的媒體人都離開媒體,那麼,餵養我們的新聞就只剩毫無營養甚至變質有毒的苦果了...
再補充:
有人問:新聞發生錯誤時,記者不會被長官警告之類的嗎?還是長官會摸摸頭說做得好?
答:斷章取義的新聞,如果是記者理解和判斷失誤?故意導致,長官知道後有可能會溝通或警告,甚至懲處。但,有時候,這個判斷是長官下的,這樣的「爭議話題」和後續發酵是他們要的效果。但這次的標題事件我就不清楚了,只聽說,這是新聞網引發的爭議,不是新聞台(三立有分新聞台和新聞網,獨立運作,編制人員都不一樣,長官也不一樣)
電視新聞的產製流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