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美在科技領域是“剪不斷,理還亂”

作者: czqs2000 (青山)   2018-07-18 12:48:16
1.媒體來源:
日經中文網
2.完整新聞標題:
中美在科技領域是“剪不斷,理還亂”
3.完整新聞內文:
中西豐紀: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7月6日啟動對中國懲罰性關稅。特朗普將高科技領域的
知識產權侵犯列舉為理由,稱“中國要盜取美國技術”,燃起敵意。但諷刺的是,在一
線,中美的相互依賴正在加強。人和企業編織起來的“紐帶”無法輕易切斷。
看中美民間合作趨勢
 在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6月29日,在面朝太平洋的度假勝地“半月灣(half m
oon bay)”的高級酒店里,約300名創業者和投資者匯聚一堂。這是中國投資基金主辦
的演講會“中美人工智能(AI)峰會”。從舊金山驅車到會場需要近1個小時,但從早上
8點開幕起就處于超滿員狀態。
 登臺的有百度和京東集團的投資負責人、在美國拓展業務的中國AI創業者以及中
國人民大學的法律專家等。美國企業方面,蘋果創始人之一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谷歌
醫療保健業務負責人等出席。
這個會議與美國著名IT(信息化技術)活動相比并不顯眼,但主題引人關注。會場還出
現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和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記者。
  活動從主辦方的致辭開始,呼吁中美鏈接AI世界的兩個力量源泉,明顯彰顯出科技
領域的雙邊合作。
  關于自動駕駛,百度的負責人表示如果中美分享行駛數據,開發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美國風險投資的高管也表示贊賞,稱“中國政府是認真的。具有速度感,有美國應學
習的地方”。
 關于機器人技術,無人機廠商中國大疆創新(DJI)的研究者表示,可以對美國的
基礎設施修復發揮積極作用。隨后另外一位美國投資者回應稱,“在美國,缺乏采摘草
莓的人手,可以利用中國的機器人技術”。
  這些發言聽起來像是極端偏袒中國,但在硅谷,如今或許也并不罕見。這是因為雖
然從宏觀的貿易統計上看不到,但兩國關系已經明顯加強。
依賴彼此
  例如成為硅谷名稱由來的半導體領域。據稱,在壓縮和錄制通過攝像頭拍攝的圖
像的技術卓越的產品領域,中國的市場份額巨大,美國企業也依賴從中國出口。生于中
國、就讀美國的大學,然后在硅谷的美國企業就職的人也很多。在以向高科技企業輸送
大量人才而聞名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2016年在約3900名留學生中,有占近
3成的約1130人來自中國。
  自1990年代起在該地區經營半導體企業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在這個行業,設
計工程師如今或許有一半左右是在中國出生的人”。特朗普說“中國正在竊取”的美國
技術,其實這些技術的創造者原來就是在中國出生的情況已經并不少見。
  此外,資金的流動也無法忽視。一家初創企業的印度經營者最近接受了22歲的中
國投資者的出資。據稱,當時正在給從父母那里獲得的資金尋找投資目標。印度經營者
表示,“如果幫助我們,那就太好了”。
  如今一到中國的節日,就有投資者從大陸大舉涌向硅谷。另一家初創企業的經營
者笑著表示,“如果中國投資者聚集,將舉行大型聚會,那是籌集資金的目標”。
美國也想“竊取”中國技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中美聯系是否真的屬于“合作”的體現?在中美AI峰會
登臺的中國信通院的負責人表示,中國開始有數據和半導體了,但算法仍依賴谷歌等美
國企業,認識到推進自主AI開發需要人才。與這種發言相關,令人關注的是留學后本應
定居美國的中國人的回國現象。
 情況復雜的是,美國方面也是“想盜竊”的一方。熟悉中美企業的日本DCM Vent
ures的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本多央輔斷言稱,“在移動結算技術方面,中國
超過美國”。美國Facebook首席執行官(CEO)馬克·扎克伯格常表示,“在面部識別輸
給中國”,透露出不滿。
  中美的現實是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牽制。積極進入中國的美國紀源資本(GGV Capita
l)的合伙人Jason Costa也表示,“在科技領域,中美企業和人員的關系已經難以割裂
,最好和國家之間的爭吵分開加以思考”。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缺乏與中美摩擦有關的存在感。在日本經常聽到的是被谷歌
和蘋果甩開這一對過去電子立國的悔恨,但DCM的本多表示,“日本企業將美國和中國的
技術進步視為威脅,應該具有加以利用的靈活態度”。如果日本只是一味旁觀2個大國的
攻防,或許最終日本連摩擦的對手都成不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硅谷 中西豐紀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inyurl.com/ydx5nosm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