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林欽榮臉書
https://goo.gl/spuLtL
https://i.imgur.com/nnWdS5h.jpg
https://i.imgur.com/OibwXFf.jpg
https://i.imgur.com/wI2zguB.jpg
https://i.imgur.com/dZwVAm5.jpg
https://i.imgur.com/lUeVV8f.jpg
林欽榮Charles Lin 新增了 8 張相片。
1 小時
打造「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士林再生計畫新亮點
今(19)訪視「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縫合及相關工程進度,士林區福佳里胡剛毅里長、國立
臺灣科學教育館曾聰邦主任秘書、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陳岸立館長、本府新工處林志
峯處長、公園處曹彥綸副處長、水利處張坤城副總工程司等局處以及工程團隊世偉工程顧
問公司與佳翰營造公司代表也都一同出席。
臺北市士林區為臺北市早期發展地區,本府為推動士林再生,於兩年多前即開始籌備並發
包施工,將結合既有科教館、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美崙公園等設施,打造「臺北科學藝
術園區」發展願景,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一個豐富多樣、全民樂學的學習場
域。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行動計畫之一就是既有場館園區之間的交通道路縫合工程,包括「
基河路(兒童新樂園段)縫合」及「兒童新樂園南側縫合計畫」係將原提供車輛通行之基河
路與士商路改為人行徒步區,透過延伸科教館、兒童樂園、美崙公園的步道及綠帶系統,
將原被切割的區域連結起來,可避免民眾橫越道路,提供更便利安全的休憩活動場所,並
導入相關教育元素,完整形塑三館一園的人行空間。而園區內也採透水鋪面工法,可減少
地表逕流,改善步行條件,且雨水滲入底下涵養地下水,降低排水系統負荷,並降低熱島
效應,促進水資源永續經營。整體計畫已於106年12月19日開工,預計今年的7月底即可完
工。
除道路的縫合工程外,美崙公園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重要一環,經與地方溝通討論後
,將改善生態池及設施,從至德園引接水源,得以改善原先公園生態池水源不足問題,進
而增加園內生態多樣之可能性,且對於海綿城市具有深化蓄涵的效果,同時亦回應本府推
動設置共融性遊具之政策。故在「美崙公園生態池引水系統工程」部分,因為雙溪上游水
源之水質尚屬良好,故在不影響上游河道基流量及生態環境下,利用約3公里長管涵沿堤
外坡將質優之水源引至下游美崙公園生態池及士林抽水站旁濕地公園,活化優質水資源多
元利用,營造水與綠的生態永續發展環境,創造全區優質舒適的空間品質。
未來在整體園區的形象識別系統及導覽指標系統上,也將透過統一的動線指引設計,達成
三館一園的整體性,更提升園區在觀光發展及教育場域上的識別性,將現況三館一園的空
間範疇進行實質的橫向連結,作為未來整體園區發展的重要依據。
而園區內也設置智慧路燈共設置28盞,其中26盞具遠端監控、亮度調整及故障自動回報功
能,提升照明品質與管理維護效能,另2盞附加包括4G/Wi-Fi熱點、USB充電座,透過戶外
數位看板顯示環境感測
器量測之現地溫度、濕度、風速、PM2.5、PM10等,並提供園區動線、周邊交通動態、大
眾運輸交通動態等導覽服務,方便民眾互動使用。
科教館部分也將導入基隆河水景意象,將友善行人的緩坡鑲嵌於綠水地毯中,創造開放的
南側入口,另東側縫合原有的車道空間,形成開闊廣場,導入歡迎大家使用的林蔭、廣場
、平台、休憩設施等之各種活動空間,並於北側透過串連美崙公園與兒童新樂園,創造三
館一園活動的中心廣場,增加微型植物園內植栽的特色,及增設緩坡、觀景平台、小屋等
串連二樓環形廊道,增加大眾在休憩空間遊走的樂趣。
天文館部分為消弭館際間行政界線,並將美崙公園與天文館間外部空間整合,且以整體景
觀角度改變天文館既有外部空間。肩負著建立東側及東南側軸線,帶動美崙街、文昌路等
區域人流引入,更可由綠蔭步道與植栽引導遊客參觀動線,完整鏈結園區,以綠穿透方式
提升園區可及性,增加來園區遊客優質休憩空間,間接提高三館一園整體參觀人次與流量
,達科學教育之推廣目的,預計於107年10月開工。
本計畫後續將由各機關持續推動,全案計畫總經費約為10億3千萬(科教館負擔6億3千萬、
本府負擔4億),各項子計畫也預計將於110年全數完工,完工後的「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可望達到遊客量每年350萬人次的目標,園區及周邊的優質環境也有助提升都市景觀、創
造開放空間、改善城市意象,提供台北市民一個新的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為臺北市士林再
生計畫開啟嶄新一頁,再現城市風華。
卦點:
台北市政府跟教育部合作將國立科教館與市立天文館、兒童新樂園及美崙公園結合一起,
成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