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包淳亮觀點:習近平不穩?究竟是誰不穩?

作者: hjtao (以暴制暴 其樂無窮)   2018-07-20 19:31:25
近日媒體出現習近平地位不穩的傳言,美國之音對此傳聞有推波助瀾之功。但是這些報
導雖有胡平等離國數十年的前大陸政學名人背書,但似非可信。例如中央社報導稱「7月
9日及15日這兩天,人民日報頭版完全沒有出現『習近平』3個字,是習近平2012年11月
就任總書記後未見的現象。」結果網友一查,9日頭版就有四則,15日頭版也有兩則。中
央社又說,「7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主播在播報習近平的消息時,並沒有如往常般播
報他的一長串黨政軍頭銜,而是直接以『習近平』稱呼。」結果也是假新聞,事實是他
的三個頭銜都被報導。
美國、臺灣媒體類似攻擊中共政治的假新聞很多,在大陸也往往能得到許多人的共鳴。
這不奇怪,因為游離於這個中共這個「歷史集團」之外,甚至抱持反對態度的,既包括
在內戰中被擊敗的「大江大海」後代,也多的是身受中共統治之害而無以自解者。他們
希望最終能顛覆這個政權,但這本身不代表他們就是正義的,或者其說詞就是正確的。
進一步言,習近平上臺未久,就已證明他是中共政權迄今僅次於毛澤東、甚至超過毛澤
東的最具權威的人物,也無疑是中共自鄧小平離開中央軍委主席一職以來,最能代表中
共這個「歷史集團」的最高領導人。他年輕時就是太子黨同儕當中的大哥型人物,年輕
時王岐山曾與他蓋同一條棉被,關係遠非尋常可比。一些人老想往王岐山身上潑髒水,
說他捲入怎樣的腐敗醜聞,怎麼不想想會有人故意張冠李戴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副主席王岐山(AP)檢視相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副主席王岐山(AP)
更多
年輕時王岐山曾與習近平蓋同一條棉被,關係遠非尋常可比。(資料照,AP)
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是由於黨內元老的廣泛支持。他上臺兩年後,一篇標題〈
中共元老們的退休生活〉的報導中,萬里、田紀雲、劉華清、宋平、張勁夫等人就現身
挺習;在一場中共中央舉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座談會上,鄧小平的兒女鄧林、鄧楠、鄧
榕、鄧樸方、鄧質方,前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開國大將羅榮桓之子羅東進等紛紛
出席,為習近平站臺。除此之外,軍隊當中不少有家學淵源的核心幹部都強烈支持習近
平,例如許其亮、馬曉天、劉源、張海陽、張又俠、劉亞洲、羅援等等。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鄧小平所謂的「蒼蠅」在中共內部生長茁壯,不足為奇,而且下
層結構的變化也需要上層結構的調整,於是歷史集團的定位與前景都變得模糊曖昧;中
共的歷史意義、存在價值受到廣泛質疑,中共黨內出現「戈巴契夫」式的人物,且中國
走向蘇聯式的瓦解,似乎都只是時間問題。習近平執政前五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糾正這
種錯誤,提出新的改革綱領,在思想路線上打出旗號,並在人事組織上進行一場幾乎是
革命的「整風」。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在他去年出版的《注定一戰》中,也提到他訪問李光耀時,獲得對
習很有瞭解的李光耀的一手觀察。書中指出,「在李光耀過往半個世紀對外國領導人的
評估中,習近平這位新上任的中國元首,是唯一被他拿來與自己比較的。兩人都被在他
們的靈魂中留下了深刻印記的試煉所塑造。」而習近平要的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
復興」,是恢復昔日榮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李光耀認為,習近平和他的同僚當然認為
中國可以在可預見的將來取代美國,成為亞洲的主要力量。
對於李光耀的判斷,艾利森基本同意。他在的結語中也挑戰了美國與臺灣許多人對中共
政權合法性的質疑,指出「美國許多人一直假裝中國的崛起??並不像它實際上的那樣壯
觀。他們也一直假裝中國政權得依靠經濟增長才能存續。是的,共產黨的生存取決於高
增長率;但中國作為亞洲第一大國的崛起,以及它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願望,不僅反映
了經濟增長的必要性,也反映了與中國人身份認同結合在一起的中國至上的世界觀。…
…雖然習近平及其黨內官員不再宣揚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認為今天
的中國政權,只是一個僅僅關注自身權力的後意識形態運動。」
李光耀。(美聯社)檢視相片
李光耀。(美聯社)
更多
前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資料照,美聯社)
他也批評了美國的現狀,指出「華府(DC)已經成為功能失調的首都(Dysfunctional
Capital)的縮寫,成為一個黨派關係已變得有毒的沼澤地,白宮和國會之間的關係,使
預算案和條約案等基本功能都陷入癱瘓,也讓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幾乎消失。」「如果沒
有更能堅定果決進行領導的總統,且統治階級也未能恢復其公民責任感,美國可能會跟
隨歐洲走下坡路。」雖然哈佛大學教授佛格森(Niall Ferguson)在他的《文明》一書
中,聲稱六個「殺手級應用程式」是造成西方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繁榮差距的原因,但
艾利森也擔心,美國在其中兩項也已不具優勢,「職業道德已陷入平庸,而消費社會卻
變得頹廢。」
總之,國家興亡,不是依靠媒體的瞎起鬨,不是依靠流言中傷,而更多靠的是正確的領
導與艱辛的努力。繼續編織對手的八卦醜聞、繼續鴕鳥心態的過日子,繼續痛斥對方野
蠻,都不會真的改善自身的形勢。比起習近平地位不穩的傳言,我們更應關心的,應該
是自己的國家與社會究竟穩不穩?(推薦閱讀:弘安觀點:美艦駛入臺灣海峽的戰略意
涵與臺灣自處之道!)
https://tw.news.yahoo.com/%E5%8C%85%E6%B7%B3%E4%BA%AE%E8%A7%80%E9%BB%9E-%E7%BF%92%E8%BF%91%E5%B9%B3%E4%B8%8D%E7%A9%A9-%E7%A9%B6%E7%AB%9F%E6%98%AF%E8%AA%B0%E4%B8%8D%E7%A9%A9-231001796.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