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amisun (水銀燈的主人)》之銘言:
: 很久以前在某個國家有一位君主叫做堯
: 因為很喜歡舜,就把兩個女兒娥皇跟女英嫁給舜
: 讓舜吃姐妹丼一夫多妻,最後堯把位子讓給舜
: 舜用禹治水,不知道花了多少錢才成功
: 因為禹立了大功,然後舜把位子讓給禹
: 禹這個人比較為子孫著想,最後把位子給小孩
: 建立父傳子的制度,開創了夏朝
: 禹的年代大概是有才能,能做事的人不多
: 還是他小孩的才能比別人強,才會給他小孩
: 有沒有禪讓的八卦?
我也來試著分享一下,高中時代歷史老師的說法。
堯、舜時代,大致上就是跟網友說的一樣,還是類似部落形式。
所謂君王,有點像是現在的大樓管理委員會,但是是做功德的。
比較多的是責任,得幫這幫那的,權力卻少得多。
基本上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屎缺,大家都不想當,讓來讓去的。
讓給一個治水忙到不回家的禹。他老爹鯀(滾)還因治水不力,被舜發了便當。
最後禹記取教訓,治水成功。舜就把王位讓給禹了。
禹就聰明多了。
《尚書 禹貢》:「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Ln7keL.html
白話來說,就是禹把天下分成九個區域,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物地形,
規定貢賦定數。
禹:「治水超辛苦的,花了不少錢、木頭、礦石;你們大家也出一點吧。」
某:「可是,我們那兒還是會淹....」
禹:「你批評可以講出來,讓你當上帝看看啊~」
某:「....」
禹:「不想繼續淹水,就快點獻上貢品,繳錢啦~」
也就是說,原本義務性無給職的王,從禹開始可以收貢賦(稅賦),
開始有油水可以撈。這麼好康的事,幹嘛讓給別人啊。
當然就是傳給自己的兒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