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ONOTV ( )》之銘言:
: 賴清德:明年將確立台灣「雙語國家」政策
: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明年將確立台灣「雙語國家」的政策,台灣將成為「中文」與「英
: 文」的雙語國家。
: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去年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語言代表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跟競爭力,政府
: 力推新南向政策,英語更顯重要,呼籲賴清德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賴清德當時表示
: ,會由教育部先成立委員會,進行調查跟規畫,再送行政院參考。
: 今年七月底,工總在「二○一八工總白皮書」也指出,盼政府能「推動英語化運動,增進
: 台灣的國際化與能見度」。賴揆接受聯合報系經濟日報專訪時對「雙語國家」明確表態,
: 也是首度正面回應工總「英語化」的建言。
I think it's a good policy that can provide Taiwanese people an environment
to practice English. In my experience, learning language tends to be habit
rather than profession. Just like speaking Taiwanese language with grandparents
in our childhood, we don't have the formal language training but still can
communicate and express our thought. It's a good example to prove environment
could enhance language ability in each day of life instead of exam in school.
補足中文字翻譯:
一般台灣人講英文比較大的盲點在於,會有一些奇怪的文法魔人,在你一開口時就糾正你
造成初學者心理上的負擔與壓力,進而限制了願意開口的意願
但是事實上,如果有國貿工作的經驗,就會發現使用英文溝通的對象並不拘於歐美人士
很有可能是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度人、新加坡人
各國的人齊聚一堂後,你會聽到各種揉合自家語言式的英文(Singlish、Japanglish...)
Actually, 英文真的不是大家的母語,實戰的溝通上
很少會有人care你講英文時不是使用100%精準的文法用詞(專業英文工作,如律師..除外)
那如果遇上歐美人士呢?
那大家就更可以放心了,英文是他們的母語
你即使講的哩哩落落,他們也都猜得出來你在說啥
所以學英文的關鍵在於,有一個非使用英文不可的場合,而且你肯開口,就是成功的一半
就像小時候牙牙學語時,跟阿公阿罵說台語那樣的自然 (哇咩賈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