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ppylawyer (happy)》之銘言:
: 說真的
: 台灣看醫生真的太便宜
: 有一次我陪家人去急診
: 排隊掛號時候
: 頭暈也要看急診? 你他媽就是感冒
: 心臟痛也要看急診? 你他媽就是神經質
: 尤其一堆大學生 去醫院像在把妹一樣
: 掛號費直上一萬就不會少這種事了
先聲明這篇沒有要幫被備份的文章護航
只是看原PO文章有感而發
我爸前些年在家中洗完澡
忽感頭暈暈的,手有點麻麻
我哥聽到後立刻警覺
要求我爸現在就要去醫院掛急診
因為時近臨晨
但包含我其他家人
都覺得有點大驚小怪
阿是不是泡澡泡太久
還是著涼有點感冒了?
睡一晚就好
但我哥非常堅持
死拖活拉把我爸送到急診
一到傷檢分類
跟值班護理師講了一下
護理師馬上就call人來
立刻把我爸送進去檢查
半個人都沒等
檢查之下發現腦中微血管破裂
有點輕微中風
但因為送醫時間在黃金半小時之內
所以不需要有甚麼大手術
也沒有啥後遺症
但還是住院觀察了幾天
好
問題是這樣
政府衛教告訴我們
感冒是百病之源
或許感冒沒啥
但護理沒作好也許會有併發症,譬如肺炎
且就算是感冒
一般非醫護專業的人員
如何自己去判斷?
正確是不是該由醫生來診斷?
但深更半夜哪間診所有開門?
不去急診又要去哪裡找到醫生?
我認為大醫院急診掛號費調高是可以的
但是漲到基本工資的一半
只會讓多數人自己當醫生
自己判斷自己得了甚麼病
而讓病情遭到延誤
我認為很久以後的未來
長治久安的作法
應該是大量減少醫院人力使用
全面採用AI作為全身科醫生先作初步診斷
如此就不用覺得醫護很可憐被壓榨
當然,他們工作機會減少
被AI搶光光
又是另外一個世代的問題了
(不過感覺上護理工作要被替代很難,但醫生工作,特別內科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