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rgen (哇哈哈)
2018-08-28 15:01:211.媒體來源:
旺報
2.完整新聞標題:
消除差別待遇助兩岸融一
3.完整新聞內文:
2018年08月28日 04:10 旺報 王冠璽(作者為浙江大學兩岸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大陸將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此辦法的宗旨為便利港澳台同胞在大陸生活;港澳台同胞依法取得居住證後,將被視為辦證所在地的常住人口;持證人將可享受其所在城鎮的基本公共服務。
兩年前,筆者曾經當面向大陸的中央領導與國台辦主任提出建言,並且持續通過各種管道發聲,期許大陸方面單邊推動統一進程。居住證的核發,是繼《惠台31條》後,再次落實了筆者有關鞏固兩岸同屬一個文明體的具體建議,兩岸的融合統一正在逐步實現。
大陸對台工作並非沒有完善的空間。當前各地政府的對台工作,除了招商引資外,均停留在上級一個口令,下級一個動作的層次,甚至還會自我審查,限縮上級的指示。沒有省市願意或敢於主動推出政策,擴大台胞在大陸發展或生活「平等待遇」。涉台事務的政治色彩仍然太濃,地方政府多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中央的對台工作思路,近年來有飛躍式的進步,然而思想上的進步,需要體制機制的同步改革,才有可能通過法律或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精準落實。大陸各地政府的對台工作,在思路與套路上,均未趕上中央的步伐。政府在行政權力上的覺醒格外重要,靈活準確地運用行政權力至為關鍵。大陸在制裁帶有分離主義色彩的台資企業或個人時,應當更為謹慎,在做出決定前,應當通過一個類似委員會的機構進行審查與評估,一方面避免誤傷,另一方面降低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要避免兩岸貿易的逐步脫鉤,因為兩岸貿易一但朝向脫鉤發展,就有可能在中美對峙的情勢下,把台灣推
入美國陣營。在中美貿易戰之際,大陸都能通過「單邊」開放政策,力求吸引和留住美國的資本;那麼在高舉和平統一的旗幟下,大陸沒有理由不對台資與台灣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
目前除了福建省外,有不少各地政府對台的主要工作內容,幾乎直接等於招商引資。在兩岸當前的局勢下,過度「傾商」或「親商」將會模糊兩岸融合統一的目的,甚至某種程度成為兩岸統一的障礙。商業考慮的是將本求利,大環境一旦改變,一方要求騰籠換鳥,另一方要尋找更低廉的生產成本,彼此之間沒有太多情分存在;以經貿互利作為結合點雖然非常重要,但是穩定性不足,而且兩岸同胞互為命運共同體的認知,無法賴以建立。
和平統一的關鍵因素在於「來自內心深處的認同」,而認同的最基本前提是「機會的平等」。絕大多數的台胞都樂於見到居住證的核發,但是拿到居住證的台胞,即便是大陸事業單位的編制內員工,仍然沒有資格購買經濟適用房(這是事業單位員工最重大的福利),台胞入職大陸高校工作的形式,或是在競爭管理工作崗位時,仍然有極為明顯的差別待遇。這些都是可以解決,但卻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
筆者建議,中央不妨考慮劃下紅線,對台工作,除了涉及軍事、社會穩定,以及外交等領域外,只要中央沒有說不能做的,地方都是可以做的。對台工作,越能自由發展,融合統一的成效將會越好。主管機關,如能「簡政放權、積極鼓勵、績效考核、優化服務」,對台工作必將有飛躍式的發展。
(旺報)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28000250-2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