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ticuno (icebird)
2018-09-02 19:21:56馬拉松式大遷徙 紐西蘭企鵝環遊6800公里覓食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9/GettyImages-72957247.jpg
圖為黃眉企鵝。(Ian Waldie/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8年09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溫妮綜合報導)最新研究令科學家們目瞪口呆
!每年12月,紐西蘭黃眉企鵝都要在換羽期到來之前,從位於紐西蘭西南角的繁殖地出發
,向南極方向游到半路再折回來,進行為期2個月的「史詩般」馬拉松式大遷徙。其環遊
旅程長達6800公里,最多每天游80公里。
以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動物學家為首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通過衛星跟蹤器,記錄了令人驚歎
的企鵝覓食之旅。
令人驚歎的企鵝馬拉松
據報導,2016年11月~2017年3月間,科學家們將衛星發射器裝在10隻雄性和7隻雌性成年
企鵝身上,目的是了解這些企鵝的去向。結果發現,在69天的遷徙過程中,企鵝們的旅行
距離長達3500公里~6800公里。
「我的第一反應是數據有問題。」報告主要作者、奧塔哥大學動物學系馬特恩(Thomas
Mattern)博士對法新社記者說:「然後我就迷惑了,我完全被驚呆了——他們要去哪兒
?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
跟蹤記錄顯示,企鵝們向南極方面游到北方溫水與南方冷水交界處時就折回來。在這趟環
遊旅程中,1隻雌性企鵝在67天內游了6801公里,1隻雄性企鵝在77天內游了5597公里。
在它們返回之前,有9隻企鵝持續發送數據,但只有5隻成功記錄了整個過程。
環遊數千公里為「增肥」
研究人員發現,企鵝們繁殖之後,需要花費8週~10週的時間在海洋中覓食,目的是使自
己增肥,從而為換羽季節做準備。
據馬特恩介紹,一旦企鵝寶寶們長出羽毛之後,成年企鵝們就開始出發了。它們需要通過
這趟環遊之旅,從精疲力竭的育雛任務中恢復過來,為一年一度的換羽期做準備。
對它們來說這是一個短暫的調整期,因為一旦回到陸地之後,它們就將脫掉所有羽毛。在
為期3週的換羽期內,它們無法出去覓食。
為什麼要做長途大遷徙?
對科學家來說,目前懸而未解之謎是,為什麼這些企鵝要捨近求遠地跑出那麼遠去覓食?
特別是12月份紐西蘭沿海擁有豐富的魚類和其它海洋食物。
馬特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有人會認為這些鳥在遷徙過程中試圖儘可能多地儲存能量
,但簡單地說,我們發現它們是瘋狂的。」
聯合作者、來自南極研究信託(Antarctic Research Trust)的普茨(Klemens Putz)博
士表示,對於不會飛的海鳥來說,它們的成就令人難以置信。但問題是,為什麼企鵝要在
其繁殖地沿線海洋的生產力達到高峰時段,踏上這樣一個史詩般的旅程?而它們的家門口
應該有足夠多的食物。
科學家們分析認為,這種遷徙可能是從其祖先繼承下來的一種本能,而非迫不得已。為了
解答這個問題,他們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這項研究是Tawaki企鵝研究項目(Tawaki Project)的一部分,該項目是奧塔哥大學、南
極研究信託及全球企鵝協會(Global Penguin Society)的長期合作項目。
這項研究於8月29日發表於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8/09/Fiordland_penguin_Mattern.jpg
研究發現,在69天的遷徙過程中,企鵝們的旅行距離長達3500公里~6800公里。示意圖
(維基百科)
紐西蘭黃眉企鵝簡介
被視為南極象徵的企鵝是紐西蘭的一道重要風景,全球三分之一的企鵝生長在紐西蘭,其
中大多分布在南部海岸。
黃眉企鵝(Eudyptes pachyrhynchus)是紐西蘭的原生企鵝,也是世界上最珍罕的企鵝品
種之一。因其主要棲息地位於紐西蘭最大國家公園——峽灣國家公園(Fiordland
National Park)所在地,因此又稱峽灣企鵝(Fiordland penguins,又名Tawaki)。
黃眉企鵝通常在南島東南沿海和斯圖爾特島(Stewart Island)人跡罕至的海岬和小島上
繁殖,但每年7~12月期間,人們可以看到和聽到它們在海灘上登陸。
成年黃眉企鵝重約4公斤,體長60厘米。上身呈深藍灰色/黑色,接近換羽時變成棕色,頭
部顏色較深。因其眉毛呈金黃色,因此被稱為黃眉企鵝。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9/1/n10684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