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azxc1156892 (QQ)》之銘言:
: 看南部前陣子淹水淹到腰部 而且還是一整個星期水都沒有退
: 結果看節目上沒有半個人在罵
: 昨天台北下大雨 雖然下很大導致有一點點淹水 但好像水退也很快
: 晚上不就都已經退光了嗎?? 結果一堆人趁機都在罵台北
: 基隆和新北不是也淹水比台北還要嚴重嗎??
: 所以淹水和積水要怎麼判斷??
積水跟淹水是有國家標準的,很多南部人不知道,就會看到積水就說淹水,這很不可取
https://dmap.ncdr.nat.gov.tw/主選單/熱門災害主題/哪裡容易淹水-淹水潛勢/
在過去,人行道的高度與道路地面高差約25~30公分高,因此,當道路積水高度超過25~30
公分時,就會對兩旁的住家或商店造成影響,所以稱之為淹水,低於此高度就稱作積水,
但後來依據法令,「水災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第4條,及
「災害防救法」第48條,實際居住之住屋因水災淹水達五十公分以上,可申請水災補助(
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即將50公分以上訂為淹水,以下則為積水。
所以水要到50cm以上才叫淹水。
淹水跟積水,是一個水流量疊加的過程,當水疊加到一個程度時,就也只是很多水而已
到底要怎麼判斷這些水,以及給這些水一個名詞,是有需要科學判斷及邏輯支撐的
好比說,像南部在大雨時,地上有10cm高的水,我們可以說是20%淹水,
這明顯就是淹水了!只是只到達了20%的程度,但他就是淹水。
又或者說,台北市假定地上有75cm高的水,我們可以說是1.5倍積水,
但要知道,這在台北市依然只是積水而已,因為積水是個疊加的過程,
75cm高的水,只是1.5倍的積水疊加了而已,並沒有從積水變成淹水。
能有效掌握積水跟淹水判斷上的眉角,這樣你在看新聞時就能精準的認定什麼是淹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