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應該是這篇
「中国化」進む川口、首都圏で広がる新たな中華街
可以發現觀點差異很大
日本原文寫得是當地居民增加是好事,大家為了共存發展的正面報導
還以「國籍什麼的都無關緊要。能住過來就很難得,
一起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作結論
自由時報完全以惡意來扭曲人家的報導
日經中文網也有翻譯新聞
https://tinyurl.com/ycvlrpxn
東京圈增加的中國居民與新中華街
日本東京圈的「小中華街」正在增加。此前,橫濱、神戶、長崎作為日本 「三大中華街
」而聞名,而東京的池袋,還有最近埼玉縣的川口市也逐漸發展成新的中華街。與「三大
中華街」不同的是,這裡並沒有成為旅遊景點,但面向在日中國人提供商品銷售和服務,
用中文交流的場所卻在不斷增多。在中國居民存在感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當地還出現了與
中國居民尋求共存發展的動向。
「聽説這裡很方便,一個月前才搬過來的」,7月上旬記者走訪川口市的「芝園團地」(
住宅小區)時,推著嬰兒車散步的中國女性居民這樣回答。位於團地正中央的廣場,午後
帶著孩子的女性和在長椅上休息的老年人尤為顯眼。其中大多數都是中國居民。
芝園團地建造于40年前的1978年。共有15棟居民樓,住戶達到2450戶,4750人左右
。2017年,這裡的中國居民超過了一半以上。據團地的自治會介紹,在IT企業工作的30多
歲中國男性較多,也有很多帶著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團地內還設有專門面向中國孩子的
保育園(相當於中國的托兒所),團地的通知也使用中日文兩種語言。
最近十年左右,川口市的中國居民迅速增加。截至今年4月,中國籍居民達到1萬97
19人。佔該市全市人口的3%以上。雖然也有越南和韓國居民,但中國居民明顯最多。除
了芝園團地外,在貫穿川口市內的JR京浜東北線西川口站和川口站周邊生活的中國居民也
非常多。
牛肉麵、火鍋、米線……在西川口等車站前,直接使用中文菜單的中國餐館不斷增
加。這些餐館幾乎都由中國人經營,雖然也提供日文菜單,但店內的中文張貼十分顯眼,
大多都是用中文交流。因為可以品嚐到中國各個地方的「特色」料理和感受到家鄉的氣氛
,這也在逐漸變成一類「觀光景點」。
川口市的中國居民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是這裡的房租相對便宜。西川口站周邊過去
多是提供色情服務等的「風俗店」,在埼玉縣警方的檢舉和清理下,2006年左右起空置樓
房等開始增加。周邊的房租也不斷下降,於是中國居民開始向這裡聚集和生活。
一方面,芝園團地也明顯出現居民老齡化、房屋閒置的情況,入住時不需要擔保人等,也
無國籍限制,這些優點通過中國人不斷口口相傳。從西川口站等搭乘電車到JR池袋站和上
野站只需要20分鐘左右,交通便利也是中國人選擇這裡的原因之一。
熟悉日本中華街的立正大學教授山下清海表示,「新類型的中華街正在向郊外擴展
」。據稱,中國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後,移居海外的人不斷增多。與在傳統日本中華街
生活的華僑不同,被稱為「新華僑」的這批人最初找到的工作和居住地是東京池袋。與川
口一樣,在風俗店遭到清理後,池袋出現樓房空置等,從1990年代開始面向中國人的餐館
和中國人聚居地區不斷增加。
自那以後,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也持續增加。截至2017年底已達到73萬人,10年裏
增加了20%以上。將孩子和父母接來在日本一起生活的情況也在不斷增加。與熱鬧的池袋
相比,多數人選擇了和家人可以一起輕鬆生活的川口。山下教授表示,在東京龜戶、大阪
西城地區等,新華僑經營的餐館也不斷增加,周邊也可能出現像川口一樣中國人聚居的地
區。
在川口,持續增加的中國人和一直生活在這裡的日本人之間也在産生矛盾。較明顯的是「
垃圾分類」和「噪音」問題。比如垃圾分類不徹底、夜裏大聲喧嘩等,這些投訴的情況以
往就存在。芝園團地自治會會長韮澤勝司表示「除了文化差異之外,還有很多人不懂日語
,並不是能夠立即解決的問題」。不過自治會也呼籲中國居民加入,目前也有一些30多歲
自願加入幫忙的中國居民。該團地每月還定期舉行多文化交流活動。6月舉辦了學習太極
拳的活動,日本人和中國人幾乎各佔一半,約有20人在小區廣場一起打太極拳。川口市還
設置2名「國際交流員」,用中文和中國居民溝通等,當地努力尋求與中國居民共存發展
的措施正在一步步被推進。
日本總務省7月11日發佈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在日本生活
的外國人達到249萬7000人,創下歷史新高。作為撐起日本社會的勞動者,外國人的存在
感不斷提升,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增多。芝園團地的日本居民表示,「國籍什麼的都無關緊
要。能住過來就很難得,一起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和中國人在川口市尋求共存發
展的措施可能成為迎接外國人到來的日本社會的一個範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國際亞洲部 川上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