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滅鼠不毒害老鷹,業者引進天然老鼠藥

作者: pegasusatlan (哈哈哈~ )   2018-09-19 21:46:23
黑鳶愛吃腐肉,吃進老鼠藥和農藥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長期關注黑鳶,2013年在一隻中毒黑鳶
體內驗出農藥加保扶成份,後來又陸續撿到黑鳶屍體,驗出加保扶與老鼠藥成份。
由於鳥類會在水稻剛播種,或是秋冬裡作播種時,啄食作物,農民防不勝防,為了生計
部分農民會以稻穀浸泡農藥毒鳥;另外,10月是「全國滅鼠週」
,各縣市政府大量發放老鼠藥,由於黑鳶喜歡撿腐肉,因此吃進了被毒死的鳥和老鼠,造
成二次毒殺。
屏科大團隊和「老鷹先生」沈振中上山下海,調查全臺老鷹數量的過程,被導演梁皆得拍
成紀錄片《老鷹想飛》,引發外界關注黑鳶二次毒殺問題,為了拯救黑鳶,近年產官學研
陸續動起來,屏科大上週六舉辦「老鷹想飛之後–黑鳶成果分享會」,邀請產官學研討論
黑鳶保育現況。
此次分享會最特別的身影是臺北市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蔡崇禮,他以身作則,
從美國引進非毒殺機制的老鼠藥,上週已正式上市。
蔡崇禮表示,國外也很關注猛禽遭老鼠藥二次毒殺的問題,因此開發出以玉米梗粉末為原
料的老鼠藥,因為齧齒類動物無法消化大量纖維素,吃過量會腸堵塞死亡,對其他非目標
生物很安全。
不過由於是天然農藥,老鼠必須吃多一點才有效,根據原廠說明,至少須供應小鼠吃6到8
天、大鼠吃8天以上才有效,且最好在室內使用,移除其他食物來源,由於農地野鼠有許
多作物可以啃食,蔡崇禮也正在研究,如何讓田間野鼠願意吃,提升防治效果。
農委會動植物檢疫局則是從2015年起,停止歷史長達40年的「全國滅鼠週」,隔年取消各
縣市政府的老鼠藥採購補助,今年進一步取消農地滅鼠餌劑「共同供應契約」。
過往臺灣社會衛生觀念較不發達,農村老鼠容易成病媒,因此農委會須呼籲各地「共同防
治」滅鼠,但馮海東指出,現在衛生條件已經進步了,而且防檢局曾在103年度到104年度
,調查滅鼠週的防治成果,發現效果有限,「一個月後老鼠的確變少,但四個月後又回來
了,過了八個月,又恢復跟去年一樣的水準。」
除了用老鼠藥,國際上也提倡用生物防治法滅鼠,以色列農民便在農田旁建立巢箱,吸引
倉鴞入住吃老鼠。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研究室研究生蔡志偉近年研究在鳳梨田旁邊設巢箱吸
引貓頭鷹,另一名研究生黃子倫則是在鳳梨田設人工棲架,提供黑翅鳶休息空間。
結果顯示,沒有設立人工棲架的農田,黑翅鳶只是短暫懸停便離去,設棲架後,黑翅鳶停
留時間變長,甚至有一個樣區停留時間平均達20分鐘,而黑翅鳶也真的下去吃老鼠了。
對於黑鳶這幾年受到重視,長期研究黑鳶的林惠珊相當感謝各界努力,他表示,2013年傳
出毒鳥消息,後來各界做了些改進,老鷹數量也增加了,2013年有272隻,2014年359隻,
到2017年有595隻,呈現穩定稀少成長,「可以開心但不要太開心」,林惠珊說,500多隻
不算多,希望各界一起努力,讓黑鳶重現天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