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amanlin (佐藤必須死)》之銘言:
: ※ 引述《orze04 (orz)》之銘言:
: : :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1001/1439651/
: : https://i.imgur.com/S8ajBhu.jpg
: : 自己看圖吧
: : 計入年終、加班費、獎金後,仍有2/3的人平均不到5萬
: : 中位數: 一半在這數字之上,一半在這數字之下
: : 眾數: 最多人數領這個數字
: : 收入前1%的薪水變2倍,平均數會被抬高,中位數和眾數不會。
: : 行政院主計處的薪情平台
: : https://earnings.dgbas.gov.tw/view_payroll.aspx
: : 目前已經能看到去年(2017)的平均薪資。
: : 但是十分位數遲遲不敢公布,最新資料還停在2016年,怕傷了和氣。
: 想要讓鄉民的智力測驗過關好難...................
: 常識1
: 平均薪資原本就會高於中位數,這是常識
: 目前全世界上百個國家中不存在平均等於中位數的
: 常識2
: 收入前1%的人薪水變兩倍,平均數會被抬高,但抬高的量很有限
: 因為平均之後影響力也只剩下1%
: 接下來鄉民會開始嘴如果收入前1%的人長很多很多倍呢?
: 這代表台灣的基尼係數會破表,將會超英趕美不斷飆高
: 同樣不懂基尼係數的同學請點下面連結
: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用來表示收入不均的指數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5%B0%BC%E7%B3%BB%E6%95%B0
: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
: 台灣的個人基尼係數在1980年是0.289降低到2016年的0.278
: (中間民進黨執政時飆高不少,然後鄉民當殺父仇人的馬英九時期卻降低最多)
: 常識3
: 基尼係數在0.3以下代表收入不均的情況很低
: 全世界能低於0.3的國家很少,連隔壁皇民爸爸都超過0.3
: 所以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鄉民很愛嘴的都是前端1%抬高平均的情況不存在
: 因為要是都靠前端抬高平均就會看到基尼係數增加,而不是下降
: 以上就是統計事實,不過不符鄉民風向
: 大概又是無腦噓,開始扯別的地方跳針,開始貼崩潰....云云
http://i.imgur.com/2VqYdcl.jpg
我是不知道你對所得分配這個議題了解多少,
但你自己去看吉尼係數的定義,
以此來衡量所得分配顯然會有很大的問題。
現在較常用的數據是前1%跟前10%有錢人所得佔全國所得的比例,
圖中很清楚可以看到過了2012才下降一點,
馬英九時期下降最多?不要鬧了...
整體趨勢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