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性的地位比以前更平等的今天
也開始讓人思考不同的問題
例如:女性玻璃天花板以及物化女性的討論
根據某些女權團體的說法,這是父權壓迫的現象導致
但如果真的存在玻璃天花板,如此老闆為了賺錢,理論上大量聘用女性的公司,因為成本較低會更賺錢,但似乎在某些女權人士眼中,市場機制會遇到女性突然失靈,但還是有點不太理解
現在的女性又強調個人自主,似乎也代表人本來就有自己做選擇的權力,物化女性的職位都是女性自己去應徵,即使美容整型也是如此,這樣難道算壓迫嗎
以下會為針對兩個內容的一些想法
I.玻璃天花板的討論
一般比較相信右派的都認為可以透過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調解
當然有時有的人會認為這個調解也可能失靈
不過一般還是能維持價格/商品的平衡
不過在某些女權人士認為
1.女性待遇的侷限是受父權體制的影響
2.女性和男性能力相同,因此待遇不同一定是有差別待遇
不過小魯就有點不懂了
A.如果真的女性相對男性有25%的溢價,為何都沒有老闆願意多聘女性員工,如果員工可以省25%,對於公司的競爭力是大大提升,不太可能沒有老闆沒有想過吧
B.如果男性老闆就算了,許多女性老闆也喜歡聘男性員工,難道女性老闆也要歧視自己的性別嗎?還是女老闆也被父權體制化了?
性別嗎?還是女老闆也被父權體制化了?
C.看到許多待遇不輸男性的女性,做事能力、積極度也都表現很出色,有的還能生多個小孩,結果反而表現比不當兵、呼籲要求男女待遇平等的某些女性好,這是否有個體的原因?
D.決定待遇理論上一般老闆是根據能力而非父權、女權,而且許多工作表面名稱相同,但工作內容有落差,這樣是否算同工同酬呢?
綜合上面幾點,再參考經濟學人之前的內容
https://goo.gl/DydaJx
a.男女之間薪水差距大部分來自公司內部職位高低的差異, 公司的對於高低職位的給薪
政策以及工作所需的能力
b.根據諮詢公司Korn Ferry收集全球870萬名員工的數據, 相同職位和能力的女性薪水只
比男性少1%。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差異同樣很小
文章作者的影片
https://youtu.be/QcDrE5YvqTs
c.如果女性成本比較低,女性賺0.77元而男性賺1元,為何企業不開除全部男性? 工資為大多數企業的最大開支。因只僱用女性可使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如此更能降低成本,難道老闆不知道?
d.0.77是將所有全職工作女性的收入中位數除以所有全職工作男性的收入,但沒有考慮職業,職位,教育程度或工時。
e.美國女權組織大學女性協會一項研究表明,當考慮到男女不同的選擇時, 實際工資差距縮小到0.06。關鍵是“選擇”而非性別
其他探討兩性待遇的影片
https://youtu.be/u_Fm9XjXCJ4
https://youtu.be/bndADg_9Qys
II.物化女性討論
===========
如果參考維基的說明
https://goo.gl/Uon6xE
物化(reification),是一種客體化(即對象化,objectify)的過程,透過社會分工來
區分物我,也就是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
物化一詞現在則最常被用來批判,批評消費女性身體(展場女郎、部分模特兒),或是將父權審美觀強押在女性身體(減肥、整形、美容),以及的其他父權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行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業。
父權審美觀強押在女性身體(減肥、整形、美容),以及的其他父權資本主義的商業性行為,例如性交易、色情行業。
===========
因此扣掉那些欺騙的
1.許多當網紅、模特、show girl、直播似乎都是自己去應徵
2.整型、美容常都是沒被脅迫下自己花錢的
而且很多人會說,我去做這些讓自己美的行為可以讓自己高興,並不是因為他人的影響
而且有時也很享受這些人氣帶來的附加價值,ex:免費的餐點、幫忙置入行銷的廣告費、donate的禮物金錢等等
感覺這些行為並未對這些人進行壓迫,不然也可以不做不是,畢竟工作有很多選擇,也沒說一定要整型或美容
也沒說衣服一定要穿得很清涼,也可以穿長袖戴口罩,在自由的台灣也不會有人管
如此對於上面的一些行為到底是
1.許多人自己相信社會傳遞的價值觀從從事此行為
2.自主選擇的權力
所產生的結果呢?
因為如此的話,似乎說是男性或社會物化女性似乎也有點怪
所以根據以上討論,玻璃天花板以及物化女性是否某種程度算假議題
不知有人能說明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