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tr8g 2018-10-14 01:14:53https://fnc.ebc.net.tw/FncNews/cars/54904
「不會聞到韭菜味」陸媒讚北捷:坐慣北京地鐵會不適應
2018/10/12 16:44 東森財經新聞
台北捷運一直以來讓全球旅客讚不絕口,甚至曾有外國旅客大讚北捷是全世界最好的大眾
運輸系統。《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出一篇題為「台北的地鐵文化」的文章,作者拿北
京地鐵和台北捷運比較,認為北捷乾淨舒適,而且付費區內禁止飲食,「乘客不會聞到韭
菜包子和大蔥餃子味道,有的只是淡淡的香水味」,盛讚北捷。
文章開頭寫著,台灣人把地鐵叫做捷運,他在台北的每一天,幾乎都和捷運密不可分。台
北捷運上的乾淨和舒適程度,「讓我這個坐慣了北京地鐵的人初時還不太適應」。
文章指出,乘客不會聞到韭菜包子和大蔥餃子味道,有的只是淡淡的香水味,在高峰時段
,乘客也非常安靜,有序排隊,不會搶上搶下,不會把車廂塞得太擠,大家耐心等待下一
班車,這樣在車裡就能與人保持一份較為舒適的距離感。
文章寫道,這種禮讓和自律,其實就是台灣社會文化的縮影。台灣人的生活是現代的,每
個人可以享有很多自由,卻又不會干擾到他人和社會秩序。台灣人又是溫情的,早起晚歸
在樓道、街頭,大家會點頭互道早安或晚安,對他人隨時把「謝謝」掛在嘴邊。在這樣的
環境裡待久了,你也會不自覺地把這幾句話當成口頭禪。
文章說,台北捷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處處體現著人文關懷。比如對身障人士,從進
站開始,捷運的每一個出入口、換乘點都覆蓋了完善的無障礙設施,經常看到有身障人士
駕駛著四輪車自如行動,車廂也設計得非常寬敞,輪椅進出完全沒有問題。對於視障人士
,不僅有導盲磚的指引,工作人員也會上前提供引導。曾經有大陸的朋友感慨,「怎麼台
灣路上這麼多殘障人士」,但並不是因為殘障人士人數多,而是因為城市設施友好,出門
方便。
作者還提及,對老幼孕等弱勢群體,捷運上設置了專門的博愛座。對於年輕女孩子,捷運
門上印有“防狼”提示和舉報熱線,每個車站還設有夜 間女性安心候車區域,有無死角的
監控保護,夜間也就多了一份安全感。
在進入付費區前,捷運的每一個進站口都設有幾塊醒目的顯示屏,上面標識著開往不同方
向的捷運還有多長時間到站,所以乘客在刷卡時就能決定自己的歩速,是快走幾步去趕車
,還是可以悠閒踱步。
另外對於單車愛好者,捷運也相當友善,開放攜帶自行車搭乘。週末的時候可以先把單車
帶到淡水,再慢慢騎行於淡水河畔20餘公里的自行車道,享受陽光明媚和水波蕩漾。台北
捷運的收班時間很晚,有幾條線路近期還在研討通宵運營。
文中還讚嘆路網規劃,表示除了文湖線,換乘步行距離被設計得最短,不是在原列車的對
面,就是一個扶梯的距離。習慣了北京地鐵的繞來繞去,我頭幾次坐捷運時總是悶頭往前
跑,爬了幾級台階才反應過來,“哦,原來走過了,哈哈!”
作者也認為北捷非常有人文氣息,幾乎每個捷運站都有塗鴉和壁畫,有時也會有個人書法
或繪畫展,步行其中,不自覺就會放下旅途中的緊張疲倦,獲得美的享受。這些流水賬般
的人性化細節,不僅出現在捷運中,在公交車、火車站、交通路口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設計
,這其實展現的是整個台灣社會“以人為本”的理念,生活其中的人,能找到被關懷、被
愛護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