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ietro (☞金肅πετροσ)
2018-10-14 16:30:15※ 引述《AsamiImai (今井麻美)》之銘言:
: 東正教大分裂?君士坦丁堡承認,烏克蘭正教會從俄國獨立
: http://uc.udn.com.tw/photo/2018/10/12/99/5385664.jpg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 圖/路透社
: 在最糟的狀況下,烏克蘭的前線還將多出一場宗教戰爭?東正教的名義領袖——君士坦丁
: 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Bartholomew)——11日於伊斯坦堡的君士坦丁堡神聖大公會議
: 中,正式宣布:歷史上一直從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教會,終於將取得「自主
: 正教會」的地位,並自俄羅斯正教會獨立。消息一出,長期尋求擺脫俄羅斯文化控制的基
: 輔方面雖是歡欣鼓舞;但自認教會主權遭到侵犯的俄羅斯正教會卻是無比憤怒,除了早已
: 全面凍結與君士坦堡普世牧首區的所有互動,莫斯科方面更揚言:不惜與一意孤行君士坦
: 堡一刀兩斷。
: 在為期三天的君士坦丁堡神聖大公會議中,東正教的名義領袖巴爾多祿茂不僅宣布烏克蘭
: 將從俄羅斯正教會中獨立;因長年鼓吹烏克蘭教會獨立,而遭到莫斯科宗主教區懲罰以「
: 破門律」的烏克蘭正教會基輔宗主教聖統牧首——菲拉列特(Filaret)——也被會議恢
: 復其神職階級。
: 「本是同根生」的烏克蘭與俄羅斯教會,原本都是在基輔羅斯公國的弗拉基米爾一世大公
: ,於西元988年受洗成基督徒後,而一併走入基督信仰的世界。之後區域的信仰中心,也
: 因政治權力的變遷,轉由莫斯科宗主教區掌控。直到20世紀初,隨著烏克蘭民族主義的抬
: 頭,烏克蘭教會獨立的聲浪才逐漸生根。
: 目前在烏克蘭境內,光是東正教會,就分成三個互不從屬的獨立派系,他們分別是:布爾
: 什維克革命後於1921年自行獨立、但卻不被其他人承認的「烏克蘭自主正教會」;1991年
: 蘇聯解體、烏克蘭正式獨立後,自行宣布脫出莫斯科系統的「烏克蘭正教會基輔宗主教聖
: 統」;以及一脈相承,就算國家獨立還是奉俄羅斯牧首為領袖的「烏克蘭正教會莫斯科宗
: 主教聖統」。
: 在過去,基輔方面一直希望能脫離莫斯科牧首的領導,但相關倡議不僅未被東正教世界所
: 接受,在烏克蘭境內的信眾亦以莫斯科宗主教聖統為大宗。直到2014年,烏克蘭東部爆發
: 「頓巴斯戰爭」,俄國的普丁政權不僅以各種秘密軍援、志願軍武裝介入,更還因克里米
: 亞半島併吞事件與烏克蘭翻臉——自此,許多地方教會與烏克蘭信徒才不滿地轉頭基輔宗
: 主教聖統;東正教世界的主流氣氛,亦開始轉向承認基輔方面的獨立主張。
: 在今年年初,作為東正教名義領袖的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曾多次公開贊同「
: 烏克蘭正教會的獨立主張」。但相關表態,卻讓莫斯科大牧首基里爾(Kirill)大為光火
: ,雙邊多次隔空爭執,最後在今年秋季開始,俄羅斯正教會即全面凍結與君士坦丁堡的互
: 動,甚至連聖餐與宗教儀式,都不在提及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的名字。
: 「普世牧首與教會會議的決定,終於一巴掌打醒了莫斯科的帝國主義與沙文主義幻想!」
: 在君士坦丁堡決定出爐後,一直強力向東正教會遊說,全力與普丁作對,但卻又正準備著
: 2019連任大選的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也在基輔高調歡慶:「這是
: 烏克蘭的勝利,是邪不勝正,是光明壓過了黑暗!」
: 與此同時,領導基輔宗主教聖統的菲拉列特亦表示,在取得「自主教會」地位之後,其他
: 非基輔宗主教聖統的教會,仍可以留在烏克蘭;但除非彼此達成最終協議,否則派系之間
: 將各自平等,「沒有誰能將自行主張代表『正統統一的烏克蘭教會』。」
: 不過對於君士坦丁堡的決定,莫斯科大牧首方面雖然「暫時」冷處理。但在會議之前,俄
: 國正教會就不斷抗議,除了指責君士坦丁堡與基輔「正挑起危險而不必要的分裂」外,更
: 曾揚言「不排除與君士坦丁堡斷絕往來」,進而觸發自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以來,東正
: 教世界最嚴重的分斷危機。
: 在近年的民族主義浪潮中,無論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東正教教會都扮演著極為吃重的角色
: 。像是普丁本人就時常彰顯自己的東正教虔信,教會紅人吉宏主教(Bishop Tikhon),
: 更與總統關係密切而被視為「普丁國師」;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也屢次強調莫
: 斯科大牧首透過對烏克蘭教會的掌控,密謀為俄國滲透政治影響力,甚至連菲拉列特都曾
: 宣稱普丁對烏克蘭動武「定是受了撒旦的影響」。
: 《法新社》報導,巴爾多祿茂之所以為烏克蘭教會的獨立大張旗鼓,一方面固然是波洛申
: 科與菲拉列特的遊說影響;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與基里爾近年來挾普丁之威,於東正教
: 世界自行其事、與君士坦丁堡方面多所摩擦有關。
: http://uc.udn.com.tw/photo/2018/10/12/99/5385665.jpg
: 烏克蘭獨立派教會牧首菲拉列特。 圖/路透社
: 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3417811
這篇新聞真的是難得的詳細的報導
畢竟幾年前莫斯科宗主教與天主教教宗的會面
也被台灣的媒體錯誤下標成天主教與東正教在大分裂後首都見面
然而更早之前的1964年
天主教教宗保祿六世就與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雅典納哥拉一世公開會面過了
顯然台灣的媒體誤以為東正教的最高領袖是俄羅斯的莫斯科宗主教
結果今天就出現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靠大公會議挖莫斯科牆角的現象
與天主教的教宗首席統一制度不同的是
東正教採取的是九位宗主教以聖統的形式各自為政
以及十五個自主教會獨立運作的模式
形成的聯邦制
基本上東正教徒都是分屬於十五個自主正教會
而這種從屬不限於地域上的分別
同個地區
尤其是新大陸會有隨著移民而來的情況
也常常會有多個聖統和自主教會在運作
所以文中說的不影響其他兩個教會的權益是可能的
不過對於烏克蘭自主正教會應該是有影響
因為他們現在是烏克蘭唯一一個不受普世東正教承認的教派
而且獲得承認的基輔聖統之後如果採用自主教會的名稱
也必然會與烏克蘭自主正教會有衝突
台灣是同時有日治時期傳入
後來重建的莫斯科聖統
以及近年來台傳教的君士坦丁堡聖統
我比較好奇的是Filaret之後是以什麼頭銜來帶領這個新成立的自主教會
任命新宗主教不是沒有
像是莫斯科宗主教這個位置也是後來由君士坦丁堡方面於16世紀時承認的
之前也聽說要討論是否設立美洲宗主教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