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雙語國家政策」與國際化移民島之夢

作者: falomu (法蘿暮)   2018-10-16 16:44:41
台灣「雙語國家政策」與國際化移民島之夢
鄭仲嵐
BBC中文台灣特約記者
2小時前
台灣近日宣佈將朝中英「雙語國家政策」邁進,並同時考慮「新經濟移民法」吸引優秀
東南亞人才。然而,這樣的政策落實是否可行?又是否有政治意涵?建議出台引發各界
熱議。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一位老師在十位幼稚園兒童前大聲用英文詢問。
10月中旬,BBC中文記者來到台北市的某間幼稚園,觀看英語教學的狀況。白板上列著
10張圖片,有的是游泳、有的是跳舞,一位幼兒奮力舉手,大聲喊出「I like to swim
!」並抽走了白板上的游泳圖片,教室彌漫著輕鬆地學習氛圍。
但實際上,目前根據台灣法令,幼兒園是不得教授英文的。該園園長跟BBC中文表示:
「我們純粹就是讓幼兒可以習慣在英文的環境中,可以簡單對話、並正確發音。」
突然一聲令下
園長也坦言,這樣的英文教學必須某種程度上「台面下進行」,教授英文的老師雖然有
十幾年豐富經驗,也只能領取鐘點費,不能被聘為正式幼稚園老師。當初願意受訪,也
是經過很大的掙扎與思考。
不過這樣的「台面下」狀況,未來有可能獲得解套。台灣官方最近發出願景,將在未來
10年內落實「雙語國家」目標,期盼除了中文外,英文也能成為官方法定官方語言。宣
佈來得倉促,但這些過去必須低調教授英語的幼稚園老師,可望成為正式僱員。
台灣的英語能力為何?在日前所公布的英語能力指標EF EPI數據,台灣的英文能力在全
世界80個「非英文母語」國家中,位居第40名,而中國大陸則是36名。台灣正意欲與上
海、北京一起競爭,期盼擠入國際化都市之林,而這群三歲至五歲,正在牙牙學語的幼
兒,將來也將提早「國際化」,開始學習英文。
教育人才難題
根據台灣行政院提出的規劃,「雙語國家政策」將在2019年提出具體方案,其中過往「
小學才能教授英文」的規定,將提前到幼稚園階段進行。
目前台灣擁有17000位英文教師,未來根據政策要再追加5000人,原先的700多位外籍教
師、將會再引進4600名外籍英文老師。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專長英文教學理論的陳浩然,對BBC中文表示,台灣在英文
教學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師資、上課時數跟教材三個面向。「貿然提升到雙語國家,這口
號太大,甚至有點極端」,與其喊口號,陳浩然建議要從現有英文政策務實改革,增加
上課時數與實際使用機會。
基本上非英語系的國家,培養英語的教學人才本來就很吃力,因為這也關乎國力。外籍
英文教師引進則更難,陳浩然說:「一個外籍的英文老師到亞洲,他可以選擇日本、韓
國、中國大陸等,如果要來台灣,有什麼吸引他的地方?」
如果要實施雙語政策,勢必會有師資銜接的空窗期,該幼稚園園長表示:「最後還是幼
教老師要負擔英文教育,站在教育立場,我們當然樂意教,但我們擔心的是,自己並非
英文專業,是不是能給孩子們真正完善的英語教育?」
曾留美多年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則在14日時批評,全世界有76個國家以英語當成官方
語言,但「這些國家幾乎是英國或美國殖民地,殖民政權是要便於統治,台灣千萬不要
淪入那種窠臼」。
「雙語國家」是國家發展層級方針用詞,陳浩然說:「如果真的要這樣,那官方文件是
不是要用英文?立法院要用英文質詢?」,貿然提升到國家層級,陳浩然擔憂恐怕只是
口號響亮。
新經濟移民法的整建
雙語政策並進的同時,台灣也在推行新一波的「新經濟移民法」,該法預計在10月底送
往行政院審查。該法賦予在台灣的外國人士,只要5年的居留時間,收入穩定,即可申
請永久居留。其中,在台工作超過六年的藍領外勞與中階技術工作能力外國人,被視為
是有利族群,當中不少是東南亞來到台灣的勞工。
台灣來鴻:台灣的大學面對改革挑戰
根據台灣教育部資訊,目前在台就學的東南亞學生為31531人,而勞動部資訊顯示,產
業外勞逼近70萬人、社福機構外勞超過25萬人。一但內容成案,台灣將引領新一波移民
契機,在台灣引發正反兩極評價。
贊同者認為,廣納各國人才是世界趨勢,有心工作、為國服務者都有落地生根的權力。
批評者則認為政府「短線思維」,只會造成人口素質下滑、薪資結構惡化。
「新經濟移民法本質是正確的,但如何讓民間社會、年輕人理解目前國際趨勢,是台灣
政府要思考的」。台灣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陳佩修對BBC中文表示,法律上的修訂
固然是一環,但他認為東南亞各國的年輕一代,資訊吸收度完整,更與國際接軌,已經
是全世界各國都想爭取的人才新區域。
台灣自古以來除了原住民族群外,多是400年來從各地移居而來的族群,還有國共內戰
後的外省移民。陳佩修說,大多數台灣人對在台東南亞人仍存在「婚姻移民」等看法,
但這幾年東協經濟勢力迅速崛起,包括中日韓、歐盟等,都在東南亞挹注資金與教育建
設搶人才,「台灣現在起步確實有點晚了」。
經濟移民無論在哪國都是嚴肅的課題,陳佩修認為法律只是「政策正當性」,不能先等
法律通過才來布局,而是要根本性創造好的就業環境,增加誘因讓東南亞人才留下,甚
至台灣年輕人才都想留下,不會外流其他國家。
是否有「脫中」疑慮?
台灣的「雙語國家」與「新經濟移民」政策,自然在對岸中國大陸中格外刺眼,也被部
分媒體解讀為是要強化「台灣主體性」,疏離與中華文化連結。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
山,用堅定地口吻說:「島內所推行的各項政策,不管搞什麼花樣,都改變不了台灣是
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也阻擋不了祖國統一的進程」。
教育固然脫離不了國家意識,但對於「脫中」一說,陳浩然則說:「如果說真是有政治
盤算,我想也不是個很聰明的政治盤算吧?」
他舉例,台灣如果要用英文走向國際,不如師法韓國:「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
就用英文在聯合國侃侃而談演說,韓國很多年輕人英文都很好,但英文不是韓國第二官
方語,他們是怎麼規劃課程?安排時數?這該學習」。陳浩然認為追根究底,是台灣總
體沒有國際化,但卻只想靠雙語政策「一步到位」,有些天真。
陳佩修對於「脫中說」則認為,世界人才相互流通是全球化趨勢:「就如同中國的居住
證政策,台灣會指責、台灣有別的移民政策,中國又指責,兩邊互相批評,但本質上都
是為了要吸引人才留下」。
他補充,中國也有自己的人才外流問題,所以也有其人才吸引政策,包括未來可入中國
籍等:「其實區域共同體,就是人才共同體,資本的自由流通,才能創造人才互通」。
台灣在宣誓走向雙語國家與接納國際移民島之餘,友善的就業與經濟政策,勢必得要雙
管齊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45873068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