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反對以核養綠公投 學術界大動作、逾200學

作者: XDDDDDDDDDD (我笑他人看不穿)   2018-11-04 13:41:44
: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2018年地方選舉綁10個公民投票案,48位大學教授發起連署,反對第16號公投案,打著「以核養綠」名號,主張「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訴求重啟核四以及核一、二、三廠延役。作為長期支持「非核減煤」家園、期盼台灣邁向「能源轉型」的學術工作者,學者呼籲國人對第16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目前已獲逾200位學者連署響應。
: 發起連署的學者跨校、跨領域,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林明璋、中研院院士和台灣大學數學系教授林長壽、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講座教授王榮德、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
: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傅大為、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蔡岳勳、中山大學通訊工程研究所教授郭志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杜文苓等人。
: 學者主張,2025年老舊電廠不除役、核四續建(未必能)上路,擁抱「過期核電廠」與「混亂拼裝核四」,將陷台灣於核災風險。核一、二、三廠共6座機組,將先後於2018和2019年、2021及2023年、2024與2025年運作滿40年除役。耗時20年仍未完工的核四廠,興建過程問題不斷,台電自行變更設計等種種違規事件超過500件,一號機完工後無法通過測試審查,二號機除部分零件被拆至一號機,並四度追加預算至近3000億元。
: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台灣經歷對核能使用的激烈辯論,國人理解到,台灣核電廠因同時面臨地震斷層、海嘯及洪水威脅,加以核一二四廠緊鄰首都圈,半徑30公里內人口超過500萬,若發生嚴重事故,都將是全球風險與代價最高的核電廠之一。人民既無法相信政府及台電一再口頭保證的核電「安全無虞」,也不願意再為預算形同無底洞的「混亂拼裝核四」買單。是以,福島核災後台灣非核與能源改革運動連年遍地開花,強大的人民力量終於迫使馬英九政府在2014年宣布核四封存停建。
: 政黨輪替後,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將非核家園入法。確實兩年多來,在此轉型過渡時期還有許多風波與挑戰,但擁核陣營卻企圖利用這些爭議,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非核家園願景,力圖反撲。
: 16號公投案的提出,再次欲將台灣能源政策,寄託在重啟未完工、安全審查被退回的核四,以及老舊電廠延役上;然而,台灣既有核電廠受地震海嘯斷層威脅、核電廠位於首都圈、核廢料無處去、台電工安紀錄不佳、核四未能驗收完工等事實,在2014年至4年後的今日,並未有改變;甚至國際學界上已有警言,在氣候極端變化下,風災、海嘯、異常高溫對核電運作的威脅只會加劇而不是減緩。依賴核電,是將台灣社會曝露於更極端的各種風險中。
: 連署指出,2017年核能僅佔台灣用電8%,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核電20%,缺乏可行性基礎;燃煤火力發電高達40%,難以解決空污問題。2025年讓核電如期除役歸零、燃煤電廠降至30%,以大幅減少空污,非核減煤是能源轉型的好路徑。而核電延役、危險核四若上路,將製造更多萬年核廢料,背離環境與世代正義。再生能源的生產與分配具分散化與彈性化特性,適合建立具彈性、調適力與恢復力的電力系統,也將帶動新能源產業的前景與就業機會。
: 學者呼籲民眾掌握正確資訊,踐行直接民主,莫讓核電復僻延宕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契機,為自己與下一代做出負責與務實的選擇。在此能源轉型的歷史時刻,有識全民就公投第16案投下「不同意」,讓台灣社會大步邁向「非核減煤」的發展願景與路徑。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01440
: 5.備註:
:
作者: yeebon   2017-07-22 16:41:00
chx64的1/2悖論真的很經典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