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UDN
2.完整新聞標題:
多元性別的性平教育 兒少精神科醫師支持從小開始
3.完整新聞內文:
2018-11-08 14:53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表示,「性別霸凌」是常見的校園霸凌形式之一,霸凌原因是
過去社會對性氣質或性別傾向的不了解,卻讓受害孩童增加憂鬱、焦慮或自殺的風險。為
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權益,支持「尊重同志」與「多元性別」的性別平權教育應從小開始
。
隨著九合一選舉綁十公投案將近,網路上流傳各種性別平等教育的言論。台灣兒少精神醫
學會今天發布「性別平權立場」聲明稿,強調性別平權教育的重要性。
兒少精神醫學會表示,過去社會對性別、性氣質或性傾向的誤解與歧視,助長校園或社會
的性別霸凌發生,卻對受害個人有長遠身心影響,包括憂鬱、焦慮與自殺風險等。聯合國
等世界組織嚴正強調,任何人應免於性別相關歧視。
兒少精神醫學會說,「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就是希望透過教育方式,教導尊重
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達成性別友善環境,也正是我
國教育所需要的。
兒少精神醫學會指出,心理學研究,一般幼兒在3歲時已建立性別認同意識,性傾向隨後
發展,或早或晚,有不同的成長軌跡。不同成長軌跡沒有對錯,不宜以偏差或道德角度看
待,而是協助孩子建立諧調的心理認同與自我悅納。
而且,已有充份的實證研究支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與家庭社區的穩定息息相關,與養
育者的性傾向無關。家庭愈能鼓勵孩子自我肯定,愈能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免除恐懼與歧
視侵害,讓生活環境享有充分尊重。
兒少精神醫學會說,該會支持「尊重同志」與「多元性別」的性平教育從小開始,依正常
生心理發展能力,從家庭、幼兒園、國中小、高中職、專科大學循序規畫,另呼籲教育部
應積極且完善地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落實友善社會。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46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