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老年政策,身為醫療人員以及有70,80歲雙親的我著實有感。
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其實絕大多數的老人真的不缺錢,我父母那一代經歷了台灣經濟起飛時代,又很有存錢的觀念,所以雖然已無在工作,但生活仍是無虞。他們最需要的其實是怎麼不跟人群脫離,怎麼不陷入孤獨之中。他們年紀大,行動體力各方面都退化,不容易像年輕人一樣出國逛街,而朋友更是年年離世日漸凋零,慢慢的,他們越來越不跟人群互動,成日待在家中盯著電視,但這又讓功能退化的更厲害,變的更孤獨。我自己是盡量週末有空就帶小孩回去陪陪父母,跟他們聊聊天,跟孫子玩玩,刺激一下思考跟心靈。但是獨身老人或是孩子不在身邊的呢?在醫院看到無數這類老人,孤獨讓
他們身心皆嚴重退化,更在沒人關心之下變成行屍走肉般的存在,甚至生病臥床不起也沒人知道,送到醫院時一身髒臭,褥瘡,疥瘡讓人萬分心疼。是因為太貧窮讓他們變成這樣嗎?大部分不是,是老年退化加上與社會人群脫節造成的孤獨所致。如何保持長者能與人群互動才是最最重要的。其實大多數政客都以為老年政策發錢就好,其實這是非常偷懶的想法,政府愛發錢任何人都會高興,但是發錢真的有解決問題嗎?除了拿到錢那一刻的開心以外我不覺得這對長者有任何實質幫忙,多的是拿了錢想花都沒法花的老人,他們會逛街嗎?能自己煮飯嗎?會上餐廳嗎?會買3c嗎?
最多大概就是拿去買安素喝吧。其實這些抗議敬老金或是八百壯士都是幸福的老人,他們有熱絡的團體生活以及健康的身體,才會去追求這些金錢給他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