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Yahoo新聞
2.完整新聞標題:
同性戀可治療嗎?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3.完整新聞內文:
2018年11月19日 下午4:4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許多同志的父母會問我,可不可以「治好」他的孩子,「治療」他的同性戀,讓他「變正
常」,「喜歡異性」。其實,父母親在提出這個請求時,背後有許多焦急和辛酸。有些父
母根本不了解同志是什麼,因此停留在「同志很可怕、很悲慘」的錯誤印象,自然難以接
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在醫學上,真的有辦法或有必要去「治療同性戀」嗎?
Q1 同性戀是病嗎?是罪嗎?還是道德上的缺陷呢?
同性戀現象在過去數千年其實都跟「疾病」沾不上邊,20世紀上半時期,同性戀在西方醫
學中被視為異常,還一度被美國精神醫學會放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直到心
理學家伊芙琳‧胡克(Evelyn Hooker)在1957年所發表的研究發現同性戀與異性戀者並
無差異,證實男同性戀的心理健康狀態及適應能力並無本質上的障礙。
此後,眾多研究反覆驗證了同性戀並非心理異常,也不是疾病,終於讓美國精神醫學會在
1973年,將「同性戀」從診斷手冊中移除。而世界衛生組織也進行類似的科學審查程序,
於1990年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ICD)中刪除。因此,醫
學界早已證實同性戀並非異常,只是人類各種自然的性傾向當中的一種罷了。
Q1 醫生,你可以把我的孩子「改回」異性戀嗎?
正如前面所述,同性戀根本不是異常,也不是疾病,因此根本不存在治療的理由。再者,
過去幾十年當中,曾有許多嘗試把同性戀扭轉成異性戀的事件,甚至有一些寫成了研究報
告。扭轉的方式包括:給當事人觀看同性的裸露照片,同時給予嘔吐藥物,造成當事人的
制約反應,從此看到同性的性感照片就會嘔吐;也有同時用電擊方式造成當事人對於同性
慾望的恐慌害怕,還有利用心理壓力、宗教規誡或洗腦式的禱告等等。
但這些方式,最終被發現只是在壓抑和迫害當事人的真實情慾,表面上造成當事人「不敢
再喜歡同性,或是對同性感到害怕」,事實上完全無法讓人因此喜歡異性,甚至在經歷這
些恐怖「治療」之後,當事人得到憂鬱症或長期創傷反應,甚至自殺者也屢屢出現。
美國精神醫學會亦在2000年發表立場聲明:「反對任何基於認為同性戀本身為精神疾患,
或是個案應當改變其性傾向的假設,而進行的精神醫學治療。」
綜合這些最具有公信力的專業醫學會意見,一個遵守醫療倫理的醫師,不應該企圖改變一
個人的性傾向。我知道,許多人希望從科學中獲得「究竟同性戀的成因是什麼?」的答案
,然而,人類行為本來就具有高度多樣性,難有單一而簡易的解答。而不論是先天或後天
論,我都看過太多同志的父母親因此受傷:恐懼於自己的基因不好、責怪另一方家族的基
因有問題、內疚自己懷孕時吃了感冒藥、擔心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造成孩子是同志……。
目前已知、可信的科學證據,都顯示性傾向不是一種選擇(不是自己選擇去當同性戀)。
既不是因為小孩被帶壞,也不是社會風氣開放讓孩子模仿成為同性戀。一個人的性傾向不
是學習而來,也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編輯:黃毓淩)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bit.ly/2zgP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