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聞是8月21日報導8月19日的事件,
網站連結上也有寫是2018年8月21日,
當時八卦版已經討論過好幾輪了,
沒想到大家這次又討論得很開心,
我看推文,好像都沒人注意到那連結上的字耶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821/1239716.htm
第二點,
在8月八卦版的討論中,就已經有人把這個教練的出身人肉出來了
其實這個教練所屬拳館雖然沒有特地想辯解什麼,但也沒有躲躲藏藏
事實上,這家拳館本身就是教兒童武術為主的
本來就不是實戰派,有去外面武館或拳館學過的大概都可以分得出來,
有一種拳館適合家長帶小孩去學才藝,我個人視為安親班型武館,
這種武館在上課時,常有一堆家長在旁邊關心小孩,拍小孩照片,跟在場上的小孩聊天
家長不在時,甚至天候不好,如寒流颱風,教練甚至館長還得確認小孩會安全到家
另一種拳館就是比賽跟實戰型,會比較要求紮實的對打,
館內會有一堆沙包、重訓器材跟還算標準的比賽台,
去學習、上課的基本上都至少有高中以上,甚至多數有獨立經濟能力
這種拳館出來的,有實戰能力、包括速度快、耐打、技術好的比例會「略」高,
但多數只是去繳學費找個地方流流汗,有少數人只是去滿足自己的武林夢
不同經營類型的拳館主要是反映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
家長想讓小孩去學拳,或者家長晚上很忙,想找個地方讓小孩待一下學點東西
他們未必真的想讓小孩去打打殺殺,但只是想找個運動型的安親班而已
我沒去過這個少林拳教練的拳館,也跟他們裡面的人一個都不認識
但從網頁來看,他們的經營型態就是安親班型拳館,
換言之,我一點都不意外他們的實戰反應不夠完美
(說老實話,比賽/實戰型拳館出身的學員也未必個個能打)
安親班型拳館教練,沒時間、對手跟好場地培養實戰能力本來就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