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媒體來源: 自由
2. 完整新聞標題:
美駐古巴外交官聽損 蟋蟀害的
3. 完整新聞內文:
學者指元凶是印度短尾蟋蟀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駐古巴的多名外交官在二○一六年九月反映聽到持續、高頻
率的噪音,並引發頭痛、噁心、暈眩等症狀,檢查後發現有腦震盪或其他腦損傷跡象,一直
被傳為聲波武器攻擊,導致兩國交惡。然而,美國和英國兩名學者四日首度證實,在研究美
國外交官自行錄製之噪音音檔後,發現這種噪音來自求偶中的「印度短尾蟋蟀」(Indies s
hort-tailed cricket)。
疑為求偶時發出的鳴叫聲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整合生物學學者史塔布(Alexander Stubbs),初次聽到噪音音
檔後,憶起在加勒比海地區田野調查時知曉的某種昆蟲,隨後與英國林肯大學生命科學學者
蒙特亞萊格雷(Fernando Montealegre-Z)聯手,發覺這種噪音脈衝率、最強頻率等聲波模
式,與雄性昆蟲在求偶時發出的鳴叫聲極為相似。
為找出可匹配的昆蟲,兩人逐一分析可取得的田野調查音檔,包括佛羅里達大學線上資料庫
中有關北美洲昆蟲的紀錄,發現「印度短尾蟋蟀」的叫聲最為接近,只不過這種蟋蟀的叫聲
頻率高、速度快,美國外交官錄下的噪音卻無規律性,此種差異可能是因為昆蟲聲音是在野
外錄製,而外交官是在室內錄下噪音音檔。因此,史塔布改在室內播放野外音檔,當鳴叫聲
從牆壁反彈,果然出現類似的不規則脈衝。
叫聲超大 卡車司機路過也聽到
兩人在分析報告中指出,印度短尾蟋蟀的鳴叫聲,在「持續時間、脈衝重複率、功率譜、脈
衝頻率穩定性,以及個別脈衝的震動」等細節上,都與外交官錄製之噪音互相貼合。加拿大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昆蟲聲音溝通的學者波拉克(Gerald Pollack),
對這項分析讚譽有加,直言此乃「有充分證據的假設」,使得「一切似乎都說得通」。
印度短尾蟋蟀已知存活於佛羅里達礁島群、牙買加和大開曼島,而一種與牠血緣十分相近的
蟋蟀則生活在古巴一帶。史塔布正是在哥斯大黎加錄到印度短尾蟋蟀的鳴叫聲,並形容牠的
叫聲大得不可思議,「以時速六十五公里駕駛柴油卡車都能聽到」。早在一九五七年,多明
尼加一位昆蟲學家也曾指出,雄性印度短尾蟋蟀會發出持續性的嗡嗡聲,其音量和穿透力足
以讓房內充滿嘈雜聲。
研究成果將投稿學術期刊
史塔布和蒙特亞萊格雷是在美國「綜合與比較生物學學會(SICB)」年度大會上提出此
一結論,並計畫在數日內將研究成果投稿學術期刊。不過,史塔布強調,這項結論並沒有完
全排除美國外交官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他們仍有可能是因為與聲波完全不相干的因素受傷。
4.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259306
5. 備註:
原來只是蟋蟀啊 那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