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家都覺得15年前房價不低,結果現在看房價又更高
在美國QE前後的房價
http://imgur.com/a/OWpkfWU
http://imgur.com/a/To91Mu4
美中M2
http://imgur.com/a/gtUqcwP
猜測央行又必須兼顧進出口的匯率避免影響國內企業太多
https://i.imgur.com/7hK7X9I.gif
https://i.imgur.com/StqCJoJ.png
https://i.imgur.com/b8UpzT9.jpg
一個做法就是M2之後放水到房地產內,避免物價波動太多
但缺點就是推升房地產
不過台灣沒像中國弄到有點誇張的天價就是
只是變成和一般人的實際經驗有落差
當然大家希望不炒作自己薪水又增加企業又不要裁員
但其實大家的想法也是造成慣老闆的原因
畢竟大家連多付10元、20都不願意,自然老闆在物價增加的情況也難加薪
就變成兩難結局
當然或許一個更好的方式是限制炒作區域,ex:台北市的好區域,新北即使捷運部分仍然
限貸之類,這樣要炒要自住的都能滿足市場
不然如果以貨幣供給增加+利率減少,國內投資標的又不像早期有各個產業能分散資金
就變成集中到房地產了,也讓人覺得以前這些地方怎麼明明便宜卻變貴
而且台灣如果要炒作應該增加大眾運輸建設,特別是桃園的,才能分散北部人口,畢竟宜蘭有山擋住,比較難發展
看看是否鐵道運輸的公司都是兼地產開發商
不知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