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書法大家的時代是大量碑帖冒出的時代
大約是南朝到隋唐這段期間
因此耳熟能詳的書法家多出現在這個時期
宋朝開始不再專注在新字體的開發
反而重視文章氣的脈絡
因此若觀看宋代以降的書法作品
像是最為有名的蘇軾
可發現其實就字體而言已乏善可陳
(甚至還看得出來 蘇軾寫字習慣不太好 不會懸腕
所以捺筆常常啞然而止 沒有向右延伸)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古代文學
從繁複的駢文到精美對仗的唐詩
宋詩開始已經不再重視用多華麗的詞藻去修飾你的詞句
(太華麗別人還會覺得你造作 看看柳永@@)
反而注重你心靈哲學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