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10年挑戰」大流行 專家:小心被拿去研究臉部識別系統
3.完整新聞內文: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期社群平台上掀起一陣「10年挑戰(10-year challenge)」
的風潮,吸引了大批網友紛紛跟風分享自己前後10年的成長照,不少明星名人也紛紛共襄
盛舉;不過對此流行風潮,有外國的科技業評論人質疑這個活動是被「刻意帶起」,擔心
網友所分享的照片遭利用,成為有關機構研究「臉部識別演算法」人工智慧的依靠數據。
綜合外媒報導,國外科技業評論者凱莉·歐尼爾(Kate O’Neill)在推特發出一則上半
諷刺的「10年挑戰」推文,表示 「10年前的我;可能會跟風在Facebook或Instagram發文
;現在的我:思考如何透過這股風潮,來研究如何訓練『臉部識別演算法』辨別長相演變
與長相年齡」
歐尼爾指出,雖然有人批評她是危言聳聽,但她的本意並不是想說「10年挑戰」在本質上
是危險的,只是想提醒大眾身處在資訊發達的現在,每個人都必須了解在網路上分享的個
人數據,它所深入的程度是帶有風險的;就算有人批評「Facebook早就有所有用戶的照片
,包括所有的個人大頭照」,但即便如此,「10年挑戰」的相關對比圖仍是相當重要。
歐尼爾表示,如果想要訓練一個人工智慧能夠透過「臉部識別演算法」,來預測人隨著年
齡增長的「未來模擬相貌」,研究方必須截取大量的且廣泛的各式人物前後長相照,而且
必須相隔數年,像是「10年」就相當合適;而且就算該機構擁有大量相片,但它並不確定
每張照片的實際年代與日期,而且每個人的頭照可能也不是真人照,所以就必須有一個活
動,並足以推動用戶自己幫忙「分類」與標籤,質疑是有機構想研究「臉部識別演算法」
,刻意在背後對「10年挑戰」推波助瀾。
雖然「臉部識別演算法」在世界各地都有官方監控與侵犯隱私的疑慮,不過歐尼爾也不是
全盤否定,她舉例印度官方利用該技術,找回3000多個失蹤孩子的正面範例;面對質疑,
Facebook官方否認這個活動別有用心,並強調「這是用戶自己發起的活動,Facebook並沒
有推動這股浪潮,也沒有從中收集數據。」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67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