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外省人就不屑跟你台灣人用同一個標準競爭阿
不然幹麻搞什麼「多元學習」?
表面上說是要提拔「特殊」人才
什麼是「特殊」人才?
台灣的考試方式越來越多元,才能廣納「特殊」人才,懂嗎?
台灣的學術界、大學教授,幾乎都是國民黨時期,用中山獎學金送出國留學培養出來的。
你想,這些教授們,在面試的時候,會提拔你們這些鄉下的台巴子嗎?
來,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教改的口號:
「因為考試太公平,所以才無法鑑別出特殊人才。」
→尊爵不凡的外省人,需要用「面試」「科展保送」,才不會犧牲掉這些人才
「整天只會考試,那喜歡畫畫、喜歡音樂的小朋友怎麼辦?」
→嗯,所以現在搞了學習歷程檔案,尊爵不凡的外省人從小就學小提琴。台巴子面試也可
以唱唱歌,看看那些外省教授會不會理你。
「考試造成唯有分數高」
→所以現在唯有血統高。台巴子乖乖去鄉下當7-11店員倒咖啡去
「(本省人)不可以菁英主義」
→所以教改後,外省人菁英主義,台巴子快樂學習。國家培育菁英管道被外省人壟斷。
「把每個學生當菁英教,學歷不重要」
→外省人保送醫科,本省人保送野雞大學,然後幻想階級不存在,「呼籲」外省人尊重你